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门幽缘近寺,官冷未成家。
楼借山为障,风吹水作花。
诗方酬北涧,经又节南华。
闻说新雏凤,宾来解唤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名为《寄湖上黄教》。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幽深静谧的生活状态和淡泊明志的情怀。
“门幽缘近寺”一句,以寺庙作为背景,描写了一种寂寞与宁静的氛围。这里的“幽”字,不仅形容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高。
“官冷未成家”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仕途不热衷,甚至可以说是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诗人的生活似乎与世俗的追求相去甚远,他更倾向于隐逸自适。
接下来的“楼借山为障,风吹水作花”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楼宇依傍着山峦,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而那清新的风吹过水面,仿佛也能生出花朵来。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自在的向往。
“诗方酬北涧,经又节南华”两句,通过提及诗歌和典籍,表明了诗人的修养与学问。这里的“酬”、“节”,都是表达一种文学创作的心得交流,显示出诗人不仅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更在书卷里汲取智慧。
最后,“闻说新雏凤,宾来解唤茶”两句,则是对友情的赞美。诗人听闻远方朋友的消息,感到欣慰,仿佛那远处来的凤凰之音也能使他心灵得到滋润。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情趣,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精神交流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修养的高洁人格。
不详
南宋中期诗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归去田畴问老农,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过,尚惜修书谢数公。
塑像难陪夫子壁,古祠谁访觉王宫。
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
无酒难留客,借书方入城。
洗衣知水落,贪睡畏窗明。
野竹藤缠杀,枯枝草寄生。
十年林下隐,差觉世缘轻。
云补青山缺,琴销白日长。
鸥从雨外没,蛇入树间藏。
客久衣常黑,童蛮发半黄。
萤多邻舍少,此意自凄凉。
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
老铛犹有耳,古柳已无心。
得句添杯满,贪炉到夜深。
篝灯聊点校,春水没衣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