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董玄宰太史过谈

落日见归鸟,卷帙聊暂辍。

居人掩轩坐,有客报来辙。

苔砌卷落槐,竹根暧馀雪。

灯下两人语,花傍一壶挈。

语默虽万端,妙契同一澈。

伯牙遇钟期,王倪逢列缺。

筌啼久已忘,风雅道未绝。

请画商岩芝,岁晚可同撷。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寒冷夜晚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文人雅趣。首句“落日见归鸟,卷帙聊暂辍”以夕阳归鸟为引子,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手中的书籍,准备迎接朋友的到来。接下来的“居人掩轩坐,有客报来辙”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等待客人到来的场景,以及客人到达时的喜悦。

“苔砌卷落槐,竹根暧馀雪”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灯下两人语,花傍一壶挈”则直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围坐灯下,饮酒谈笑的画面,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文人的生活情趣。

“语默虽万端,妙契同一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交流的理解,认为尽管话语千变万化,但真正的默契和理解是相通的。接下来的“伯牙遇钟期,王倪逢列缺”引用古代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知音难遇的主题,表达了对真正知己的渴望和珍惜。

最后,“筌啼久已忘,风雅道未绝”表明诗人虽然在追求艺术和友谊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之心永远不会消失。“请画商岩芝,岁晚可同撷”则是诗人对未来与友人共同享受自然之美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寒冷夜晚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友情、艺术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563)

区大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兵车何煌煌行

兵车何煌煌,煌煌去何乡。

天子今命我,讨彼蛮彝方。

侧闻日本寇,远涉朝鲜疆。

招以义不服,敢于逆颜行。

王赫斯震怒,授钺开明堂。

带甲十万馀,一一尽豪强。

盔刃既犀利,械器咸精良。

战胜庙算多,杀伐天威张。

两翼夹中坚,精锐不可当。

期门占气候,太一动星芒。

连营鸭绿左,结阵鸡林傍。

指顾反侵地,挂弓于扶桑。

平生怀忠义,意欲吞八荒。

行行振长策,永令波不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东征从军行(其一)

我本忠义士,授策靖东夷。

军书昨夜下,启行有程期。

入与家人别,去去从此辞。

朝登蓟门道,夕济滦河湄。

我行孟冬月,北风鸣且悲。

溪谷多霜雪,道路常崄巇。

后嘶万马群,前建十丈旗。

悠悠越国都,遂至彼封圻。

仗剑清海氛,时雨迎王师。

反彼旧旄倪,睹我汉官仪。

齐公问包茅,秦伯赋无衣。

况我奉王命,定乱而持危。

古来竹帛烈,岂属纨裤儿。

形式: 古风

东征从军行(其二)

朔风吹征裘,边马鸣不止。

烈士怀古心,拔剑四顾起。

东方羽檄急,海气昏千里。

幽并多健儿,吴越多君子。

共是报恩人,各言雪国耻。

万骑出渔阳,三军度辽水。

搴旗山雪高,吹角海波瀰。

朝鲜救兵至,日本夷王死。

功名何足论,要自酬知己。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东征从军行(其三)

申胥哭秦庭,其志在存楚。

庾信哀江南,亡臣困羁旅。

吴子时卧薪,报仇不遑处。

越人未返国,妻妾为囚虏。

此邦久宴安,那能免侵侮。

宗庙见焚燬,臣主窜草莽。

今我整义旗,遥遥涉疆土。

岂不惮远役,王事怀靡盬。

晨征犯风雾,夜宿无室宇。

三军久暴露,饥寒亦已屡。

问罪宁尔邦,除残报明主。

嗟尔远道人,安知我勤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