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

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

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

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

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翻译

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
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
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
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
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注释

天方:古代对西方的称呼。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狐兔:比喻小人或敌人。
六孱王:可能指六个软弱无能的君主。
鸷鸟:猛禽,比喻勇猛的人或势力。
搏取:争夺,争取。
翰飞:飞翔,这里形容权势的飞扬跋扈。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之地。
勒石:刻碑记功。
骄矜:骄傲自大。
易:《易经》,古代经典之一。
刑名:刑法和名声。
蚩蚩:无知的样子。
坚冰:比喻困难或严峻的考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创建大秦帝国的一种历史评价。诗中通过对秦始皇征战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于强势中央集权制度的赞赏。

"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 这两句描绘了秦军如同猎取之网一样无处不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无法逃脱秦军的掌控。"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 表示对那些被征服国家君主的悲哀,他们如同弱小的动物,在强大的秦国面前无力回天。

"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 描述了秦始皇的统一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而他的政绩和功勋依然被后人传颂。"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 则是说秦军如同神话中的仙界蓬莱一样,所到之处都能征服,如同以海为丘陵一般。

"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表示了秦始皇对自己功绩的自豪,以及他周围大臣们对他的颂扬。"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这两句则批评当时的人们不重视《易经》的智慧,只是用法律和刑罚来治理国家。

最后,"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那些年轻一代的批评,他们如同蚂蚁一般微小,对于坚硬如冰的道德和法度没有正确的理解。

整首诗反映出王安石对于秦始皇强势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肯定态度,同时也包含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评,认为人们忽视了道德教育而过分依赖法律约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诸葛武侯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馀策,犹能走强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读墨

谁为尧舜徒,孔子而已矣。

人皆是尧舜,未必知孔子。

伯夷不辱身,柳下援而止。

孔子尚有言,我则异于是。

兼爱为无父,排斥固其理。

孔墨必相用,自古宁有此。

退之嘲鲁连,顾未知之耳。

如何蔽于斯,独有见于彼。

凡人工自私,翟也信奇伟。

惜乎不见正,遂与中庸诡。

退之醇孟轲,而駮荀杨氏。

至其趣舍间,亦又蔽于己。

化而不自知,此语孰云俚。

咏言以自警,吾诗非好诋。

形式: 古风

陪友人中秋夕赏月

海雾看如洗,秋阳望却昏。

光明疑不夜,清莹欲无坤。

扫掠风前坐,留连露下尊。

苦吟应到晓,况有我思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陶缜菜示德逢

江南种菜漫阡陌,紫芥绿菘何所直。

陶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

北山老圃不外慕,但守荒畦斸荆棘。

陶生养目渠养腹,各以所能为物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