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缜菜示德逢

江南种菜漫阡陌,紫芥绿菘何所直。

陶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

北山老圃不外慕,但守荒畦斸荆棘。

陶生养目渠养腹,各以所能为物役。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南的土地上随意种植着蔬菜,紫色的芥菜和绿色的大白菜价值几何。
陶渊明描绘这样的画面,大家都称赞好,一幅画常常能卖出百两黄金。
北方的老园丁对外界诱惑无动于衷,只守着荒芜的田地,清除荆棘。
陶渊明用画画来养眼,也用种菜来填饱肚子,各自凭借自己的能力服务于生活。

注释

漫:随意,遍地都是。
紫芥绿菘:紫色芥菜和绿色大白菜。
一幅往往黄金百:一幅画的价格昂贵,常常值百两黄金。
北山老圃:北方山间的老园丁。
斸荆棘:清除荆棘,比喻辛勤耕耘。
陶生养目渠养腹:陶渊明用画画和种菜来满足视觉和口腹之欲。
各以所能为物役:各自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服务于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中农事的生动图景。开篇"江南种菜漫阡陌,紫芥绿菘何所直"两句,通过对农作物种植的情形进行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而后文"陶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则转换了视角,从欣赏者的立场出发,赞美陶渊明(陶生)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使得每一幅作品都价值连城。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艺术才华的崇敬,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上对书画艺术的重视和市场价值。

接着"北山老圃不外慕,但守荒畦斸荆棘"则又回到农事,展现了一种坚守与努力的生活态度。最后"陶生养目渠养腹,各以所能为物役"两句,以陶渊明自给自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理念作结,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自己和陶生的不同境遇与选择,但同样表达出一种对自然顺应与个人能力适度利用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既有对田园美景的描绘,也有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认同。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偶书

惠施说万物,槃特忘一句。

寄语读书人,呶呶非胜处。

形式: 古风

寄丁中允

人生九州閒,泛泛水中木。

漂浮随风波,邂逅得相触。

始我与夫子,得官同一州。

相逢皆偶然,情义乃绸缪。

我于人事疏,而子久矣修。

磨砻以成我,德大不可酬。

乖离今六年,念子未尝休。

岂不道相逢,但得顷刻留。

欢喜不满颜,长年抱离忧。

古人有所思,千里驾车牛。

如何咫尺间,而不与予游。

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

念彼磊落者,心颜两惭羞。

剡山碧榛榛,剡水日夜流。

山行苦无巇,水浅亦可舟。

使君子所善,来檄自可求。

何时子来意,待子南山头。

形式: 古风

寄二弟时往临川

萧条冬风高,吹我冠上霜。

我行岁已寒,悲汝道路长。

持以犬马心,千里不得将。

使汝身百忧,辛苦冒川梁。

青灯照诗书,仰屋涕数行。

不有亲戚思,讵知远游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王逢原

北风吹云埋九垓,草木零落空池台。

六龙避逃不敢出,地上独有寒崔嵬。

披衣起行愁不惬,归坐把卷阖且开。

永怀古人今已矣,感此近世何为哉。

申韩百家爇火起,孔子大道寒于灰。

儒衣纷纷欲满地,无复气焰空煤炱。

力排异端谁助我,忆见夫子真奇材。

楩楠豫章概白日,秖要匠石聊穿裁。

我方官拘不得往,子有闲暇宜能来。

晤言相与入圣处,一取万古光芒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