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冬月陪太守游池

残腊雪纷纷,林间起送君。

苦吟行迥野,投迹向寒云。

绝顶晴多去,幽泉冻不闻。

唯应草堂寺,高枕脱人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年末的雪纷纷扬扬,林中我来为你送行。
你苦吟着走向遥远的野外,投身于寒冷的云天之中。
登上山顶多是晴朗的离去,幽深的泉水在严寒中静默无声。
只有那草堂寺啊,能让你高枕无忧,远离尘世喧嚣。

注释

残腊:年末,指农历年末,接近春节的时候。
雪纷纷:形容雪下得很多很密。
林间:树林之间。
起送君:起身送别你。
苦吟:苦苦思索吟诗,形容作诗时的刻苦与专注。
行迥野:在旷远的野外行走。
投迹:投身、前往。
寒云:寒冷季节的云,此处可能比喻为远方或艰难的境地。
绝顶:山的最高处。
晴多去:晴天多,意味着天气好适合离开。
幽泉:隐蔽、深远的泉水。
冻不闻:因冻结而听不到流水声。
唯应:只有。
草堂寺:一个寺庙的名字,也可能泛指清静修行之地。
高枕:安心地休息,无忧无虑。
脱人群:脱离人群,远离世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冬日的雪景,诗人与太守一同游历于金州的某个池塘之旁。开篇“残腊雪纷纷,林间起送君”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纯净的冬日氛围,其中“残腊”指的是年终岁末的积雪,“林间起送君”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陪伴太守游走的情景。

接下来的“苦吟行迥野,投迹向寒云”两句,通过对鸟儿在严寒中的哀鸣和它们飞向阴冷云端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寂而又不屈的意境。诗人似乎在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某种孤独与坚持。

“绝顶晴多去,幽泉冻不闻”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冬日宁静的氛围。在高远的山巅,阳光明媚而又清冷,而在隐秘的泉水边,却因严寒而变得寂静无声。

最后,“唯应草堂寺,高枕脱人群”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一种超脱世俗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这里的“草堂寺”可能是一个隐逸之地,而“高枕脱人群”则意味着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远离尘世,享受片刻的安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的描绘,以及与太守的游历情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个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情怀。

收录诗词(94)

无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相关古诗词

金州别姚合

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残。

言之离别易,勉以道途难。

山出一千里,溪行三百滩。

松间楼里月,秋入五陵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客中闻从兄岛游蒲绛因寄

遥遥行李心,苍野入寒深。

吟待黄河雪,眠听绛郡砧。

差期逢缺月,访信出空林。

何处孤灯下,只闻嘹唳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日送丽处士归龙山

爱弟直霜台,家山羡独回。

出门时返顾,何日更西来。

柳亦临关发,花应到越开。

渔舟谁伴上,依旧恣沿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秋日寄厉玄先辈

杨柳起秋色,故人犹未还。

别离俱自苦,少壮岂能闲。

夜雨吟残烛,秋城忆远山。

何当一相见,语默此林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