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进贤道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进贤道上的所见所感。首句“半月逢梅雨”,点明了诗人旅途中的季节——梅雨时节,雨水绵绵,时断时续,半月未见晴天。接着,“初晴客意消”表达了雨后初晴带来的心情舒畅,旅途的疲惫似乎有所缓解。
“莺声临野水”描绘了雨后的生动景象,黄莺的歌声清脆悦耳,回荡在田野边的溪流旁,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松影卧新苗”则展现了雨后松树与新生稻苗相互映衬的清新画面,富有田园诗意。
“少憩休舆卒”写诗人暂时停下脚步,让驾车的人休息,显示出他的体恤和悠闲心态。“闲行过板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地漫步过简陋的木板桥,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享受。
最后两句“平生无饮分,空愧酒旗招”,诗人感慨自己一生不善饮酒,即使路边酒旗招揽,也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流露出一丝遗憾和自嘲,也透露出他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梅雨后的乡村风光,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闲适心情和淡泊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