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没碧峰里,门人改葬期。
买山寻主远,垒塔化人迟。
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
黄昏溪路上,闻哭竺乾师。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凄清的自然景象和悲凉的心境。"身没碧峰里,门人改葬期",诗人之所以说“身没”,可能是因为山势高耸,像是要触及天际,而“门人”通常指的是寺庙的僧人,他们在这里改葬,意味着曾经有人在此安息,但如今已经被遗忘。"买山寻主远,垒塔化人迟"表达了对逝者的一种怀念之情,"买山"可能是比喻手段,表示要找到一处安静的所在,而“垒塔”则是古代纪念亡魂的方式,但时间久远,这些都变得遥不可及。
"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则充满了超自然和恐怖的氛围,"鬼火"指的是会在晚上显现的磷火,它穿过空旷的院落,营造出一种荒凉与阴森的气息。而"秋萤"则是秋天的萤火虫,它们进入了白色的帷幕,这或许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昙花一现。
最后两句"黄昏溪路上,闻哭竺乾师"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在小溪旁边行走时,听到有人在哀嚎,可能是对逝者的怀念之声,而“竺乾师”可能是一位道士的名字,这里用来指代某种宗教或精神上的导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哀愁,以及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不详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萧萧芦荻晚,一径入荒陂。
日色云收处,蛙声雨歇时。
前村见来久,羸马自行迟。
闻作王门客,应闲白接䍦。
夜爱云林好,寒天月里行。
青牛眠树影,白犬吠猿声。
一磬山院静,千灯溪路明。
从来此峰客,几个得长生。
得道任发白,亦逢城市游。
新经天上取,稀药洞中收。
春木带枯叶,新蒲生漫流。
年年望灵鹤,常在此山头。
夜来花欲尽,始惜两三枝。
早起寻稀处,闲眠记落时。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还移。
攀著殷勤别,明年更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