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内乡淅江上作

林间鸡犬,江上村墟,扁舟处处经过。

袖里新诗,买断古木苍波。

山中一花一草,也留教、老子婆娑。

任人笑,甚风云气少,儿女情多。不待求田问舍。

被朝吟暮醉,惯得蹉跎。百尺高楼,更问平地如何。

朝来斜风细雨,喜红尘、不到渔蓑。

一尊酒,唤元龙、来听浩歌。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林间的鸡鸣狗吠声,江面上的村庄炊烟,我乘着小船在各处穿行。
衣袖里藏着新写的诗,欣赏着古木苍茫的江面。
山中的花草,也让我流连忘返,尽管有人嘲笑我过于风雅,对世俗之事少关心。
我不去追求田产和住宅,整日吟诗饮酒,蹉跎岁月。
即使住在高高的楼房,我也更向往平凡的生活。
清晨的斜风细雨,让我庆幸远离了纷扰的尘世,渔夫的蓑衣是我向往的宁静。
一杯酒,邀请友人元龙,共听我的豪放之歌。

注释

鸡犬:乡村常见的家禽家畜。
村墟:村庄的景象。
扁舟:小船。
新诗:刚创作的诗歌。
古木苍波:古老的树木和江面的波涛。
老子婆娑:形容诗人陶醉于自然。
风云气:指世俗的权势或名利。
儿女情:指世俗的情感纠葛。
求田问舍:追求物质生活。
朝吟暮醉:整天吟诗饮酒。
蹉跎:虚度光阴。
高楼:象征地位或权力。
渔蓑:渔夫的蓑衣,代表田园生活。
元龙:可能指朋友的名字,或代指志同道合的人。
浩歌:豪放的歌曲。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内乡浙江上所见的田园风光和闲适生活。"林间鸡犬,江上村墟,扁舟处处经过",展现了宁静的乡村景象,扁舟游走,生活节奏悠闲。"袖里新诗,买断古木苍波",诗人带着新作,沉浸于自然之中,感受古木苍波的韵味。

"山中一花一草,也留教、老子婆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能引起他的兴趣和感慨。"任人笑,甚风云气少,儿女情多",他不介意别人的看法,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世界,享受着平淡中的诗意。

"不待求田问舍。被朝吟暮醉,惯得蹉跎",诗人不愿追求世俗的功名,而是沉醉于诗歌与美酒,让时光在吟咏与醉眠中流逝。"百尺高楼,更问平地如何",他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向往,认为高楼华屋不如平凡的田园生活。

"朝来斜风细雨,喜红尘、不到渔蓑",诗人喜欢这样的宁静,远离尘世纷扰,享受渔夫的生活。最后,他以"一尊酒,唤元龙、来听浩歌"结尾,邀请朋友共享这份宁静与豪情,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元好问的闲适与超脱。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折丹桂

秋风秋露清秋节。秋雨过,秋香初发。

二仙生日好秋天,气节与、秋霜争裂。

秋宵开宴群仙列。秋娘唱、秋云低遏。

寿杯双劝祝千秋,镇长似、中秋皓月。

形式: 词牌: 步蟾宫

沁园春

再见新正,去岁逐贫,今年逐穷。

算公田二顷,谁如元亮,吴牛十角,未比龟蒙。

面目堪憎,语言无味,五鬼行来此病同。

齑盐里,似扬雄寂寞,韩愈龙钟。何人炮凤烹龙。

且莫笑、先生饭甑空。

便看来朝镜,都无勋业,拈将诗笔,犹有神通。

花柳横陈,江山呈露,尽入经营惨澹中。

闲身在,看薄批明月,细切清风。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除夕二首

腐朽神奇,梦幻吞侵,朝昏变迁。

怅残灯旧岁,鸡声竞早,春风归兴,雁影相先。

南渡崩奔,东屯留滞,世事悠悠白发边。

虚名误,遍人间浪走,恰到求田。青红花柳争妍。

意醉眼、天公也放颠。

更云雷怒卷,颓波一注,冰霜冷看,老桧千年。

园令家居,陶潜官罢,无酒令人意缺然。

从教去,付青山枕上,明月尊前。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诉衷情令

行斋活计五车书。真欲釜生鱼。

天公也相料理,新得掌中珠。看骥子,弄鹓雏。

最怜渠。青衫竹马,后日迎门,好个高闾。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