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去刘郎鬓未华,枕中鸿宝鼎中砂。
仙源十里蒸霞色,半是桃花半杏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刘郎,其头发尚未花白,枕边和鼎中分别放着鸿宝和砂石。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刘郎对道术修炼的执着与追求。仙源蒸腾的霞光彩丽,而这景致又被分为桃花和杏花两部分,既美化了自然之景,也象征着仙境的奇妙。
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刘郎个人的仙风道骨,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至真至美的精神态度。这也许是诗人赠给医士刘碧源的一种祝愿:希望他在探索生命奥秘和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也能够保持一份纯净与高洁。
不详
名乘龙,以字行。又号傲轩。有俊才,七岁能诗。遭元季乱,隐居不仕。有《傲轩吟稿》
南来不觉岁峥嵘,坐拨寒灰听雨声。
遮眼文书原不读,伴人灯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无归日,今汝蹉跎已半生。
免使韩公悲世事,白头还对短灯檠。
心衰面改瘦峥嵘,相见惟应识旧声。
永夜思家在何处,残年知汝远来情。
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死生。
梦断酒醒山雨绝,笑看饥鼠上灯檠。
落第汝为中酒味,吟诗我作忍饥声。
便思绝粒真无策,苦说归田似不情。
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
大弨一弛何缘彀,已觉翻翻不受檠。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