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度话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诗次韵(其一)

应感随缘各有因,一源真寂自无尘。

须知此物非他物,能悟前身是后身。

叔子探环乔木在,房公发石旧书新。

区中谁是王文度,證印曾逢竺上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感应变化皆由各自缘由,根源纯净自然无尘埃。
要知道这并非寻常之物,能理解它前世今生相连。
叔子探寻环状之物,如同乔木般古老,房公揭示的石头旧书却充满新意。
在这区域中,谁能成为王文度那样的人物,唯有证得印记的人,曾遇见过竺上人。

注释

应感:感应。
随缘:顺应缘分。
各有因:各有其原因。
一源:同一源头。
真寂:纯净寂静。
无尘:无尘埃。
非他物:不是其他寻常事物。
能悟:能够领悟。
前身:前世。
后身:今世。
叔子:古人名。
探环:探索环状物品。
乔木:高大树木,比喻古老。
房公:古人名。
发石:揭示石头的秘密。
旧书新:古老的书籍中蕴含新知识。
区中:此地。
王文度:历史人物,比喻有才华者。
竺上人:可能指佛教僧侣,表示有智慧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名为《蔡元度话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诗次韵(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界和佛教禅理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轮回和因缘之谜。

首句“应感随缘各有因,一源真寂自无尘”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随缘而转的态度,同时也指出了万物皆从一源而来,清净无为,无需尘俗纷扰。

接着,“须知此物非他物,能悟前身是后身”则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连续性和轮回观念,强调对过去生世的认知与理解。

“叔子探环乔木在,房公发石旧书新”两句通过古人考察自然、发现古迹的行为,展示了历史的沉积和知识的传承。

最后,“区中谁是王文度,證印曾逢竺上人”则提到了一个叫王文度的人物,以及与之相关的某种印证或认可,这可能是在探讨个人的修行与成就,或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致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和生命哲理的深刻把握,展现了诗人对于世界万象以及个人命运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蔡元度话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诗次韵(其二)

往来积习几生身,石上精魂世共闻。

北涧水通南涧水,南山云绕北山云。

光含众色珠常静,影入千溪月不分。

试向道人谈实相,神奇腐臭但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静坐

一室萧然不受尘,帘垂疏竹映深门。

拥衾调气烦呼吸,据案翻书费讨论。

南郭子綦初丧我,毗耶摩诘已忘言。

尽传息虑何须息,窍凿无伤混沌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慜禅师

湘南衡岳水,分得一支来。

宴坐秋峰静,澄心夜月开。

清风生虎锡,惊电护龙杯。

昨夜飞香动,山神礼宝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大圆庵(其二)

焚香置榻拂氍毹,困倚蒲团坐结趺。

丈室曾瞻一居士,台山岂有两文殊。

信心自得超三界,明眼何尝滞四隅。

伯雪相逢能目击,电机已笑涉泥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