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八)

即心即佛,狐狸恋窟。非心非佛,当机放出辽天鹘。

马大师等闲向虚空里抛个题目,经今五七百年,更无一人描写得著。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释月涧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三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探讨了心与佛的关系以及修行的境界。

“即心即佛,狐狸恋窟。” 这句话借用狐狸对洞穴的眷恋来比喻众生对欲望的执着,同时也暗示了心与佛的统一性,即在修行的过程中,要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内心的清净与佛性的体现。

“非心非佛,当机放出辽天鹘。” 这句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更高层次,即在不执著于心或佛的二元对立中,释放出自由的心灵,如同辽阔天空中的苍鹰,自由翱翔,不受任何束缚。

“马大师等闲向虚空里抛个题目,经今五七百年,更无一人描写得著。” 这部分是对马祖道一(马大师)的引用,他在禅宗史上以提出“平常心是道”而著名。这句话表达了对马祖思想的传承与理解之难,即便经过数百年的流传,仍无人能完全捕捉并描述其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

记得鹅峰相聚日,嗔拳热喝当慈悲。

而今含恨重相见,只得开颜陪笑,欢喜接伊。

何为如此,为怕粗心捋虎须。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

古佛心,无背面。泥团土块,砖头瓦片。

是汝诸人,每日于土木场中,何止行一遍两遍,三四五遍。

因甚足踏不著,眼觑不见。

令人长忆谢玄晖,解道澄江净如练。

形式: 偈颂 押[霰]韵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一)

六阴剥尽,鄱阳湖尽底乾枯。

一阳复生,蠙州门暗通一线。

长一线,一线长,个事分明不覆藏。

有般汉闻与么告报,便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斯领会,笑倒街头石敢当。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二)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只如灵云见桃花,毕竟是见非见。

玉兔挨开碧海门,金乌啄破琉璃殿。

形式: 偈颂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