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春阴晴复阴,因物悟浮生。

杜宇乡心重,杨花世事轻。

知非蘧伯玉,觉是晋渊明。

此意谁人会,骑牛访偶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春天时阴时晴,万物变化让我领悟人生无常。
杜鹃鸟唤起我对故乡的思念,杨花飘落象征世事的浮华短暂。
深知自己并非贤者蘧伯玉,如同晋代诗人陶渊明般觉醒。
这份感悟谁能理解?我只能骑着牛去寻找志同道合的农夫交谈。

注释

春阴晴复阴:春天的天气时阴时晴。
因物悟浮生:通过观察事物领悟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杜宇乡心重:杜鹃鸟象征思乡之情。
杨花世事轻:杨花飘落象征世事的瞬息万变。
知非蘧伯玉:蘧伯玉:春秋时期卫国贤人,此处指有自知之明。
觉是晋渊明:晋渊明:即陶渊明,东晋隐士,以田园诗闻名。
此意谁人会:这份感悟谁能理解。
骑牛访偶耕:骑牛寻访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农耕之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偶成》,出自北宋词人叶茵之手。这位词人的生活时代处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首句“春阴晴复阴”描绘了一幅春日多变天气的画面,这种天气反映了人生无常和不定。紧接着,“因物悟浮生”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杜宇乡心重”中的“杜宇”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鸟,据说这种鸟会在夜里鸣叫思念自己的故乡。这里用来比喻作者深沉的乡愁和对家国的牵挂。而“杨花世事轻”则是通过杨花飘零不定,象征着世间万物无常,人生如梦,如同轻盈的杨花。

“知非蘧伯玉”一句中,“蘧伯玉”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贤臣,他被误解而死。这里诗人用此典故表达自己对世事的不理解和无奈。而“觉是晋渊明”则是在说这种感觉就像晋朝的司空图(即渊明)一样,深藏不露,难以为人所了解。

最后两句,“此意谁人会,骑牛访偶耕”,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心境,而“骑牛访偶耕”则是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寻找知音的行为。诗中的“我”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去寻觅那与自己有着相似感受和理解的人。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乡愁和对世事的不解与渴望得到理解的心情。它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趣的佳作。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偶成

人间总利名,此地此心清。

雨架笔多润,风棂琴自声。

虚堂回古味,逆境见真情。

脱帽寻蕲簟,酣眠小太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偶题

曲肱玩味圣贤书,识破人间总畏途。

盛欲对君言所以,又应诮我爱之乎。

百年役役雁来去,一梦昏昏鹿有无。

堪笑季鹰犹左计,求归何必待莼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台守

半世困尘埃,烟霞入梦来。

谁能缩地脉,我已思天台。

城古清云气,山灵秀药材。

春时穿径去,郡守莫惊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崇道叔庆七十

寄意南丰一瓣香,愿公耆艾炽而昌。

历经七甲鬓浮绿,带锡万钉眉映黄。

疑是函关逢老子,岿然鲁国有灵光。

阴功更说燕山桂,留与时人作义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