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人间总利名,此地此心清。

雨架笔多润,风棂琴自声。

虚堂回古味,逆境见真情。

脱帽寻蕲簟,酣眠小太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世间纷扰皆为名利,此处心境却清明。
雨滴滋润着笔墨,风过窗棂自然响起琴声。
空旷的厅堂回荡着古老的气息,逆境中显现真挚的情感。
摘下帽子寻找蕲竹凉席,沉醉于这小小的安宁世界。

注释

人间:世间。
利名:名利。
此地:此处。
此心:心境。
雨架:雨滴滋润。
笔多润:笔墨湿润。
风棂:窗棂。
琴自声:琴声自然响起。
虚堂:空旷的厅堂。
古味:古老的气息。
逆境:逆境。
真情:真挚的情感。
脱帽:摘下帽子。
蕲簟:蕲竹凉席。
酣眠:沉睡。
小太平:小小的安宁。

鉴赏

这首诗名为《偶成》,出自宋代女词人叶茵之手。叶茵在诗歌创作上颇有建树,其作品多蕴含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

"人间总利名,此地此心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心清净状态的追求。在喧嚣的人间中,诗人保持了一份超脱和自我,只有在这个地方,她的心灵才能获得真正的宁静。

"雨架笔多润,风棂琴自声。"

这里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细雨如织,滋润着书案上的笔墨;微风轻拂,似乎在琴弦上奏出自然的旋律。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谧与和谐。

"虚堂回古味,逆境见真情。"

“虚堂”暗示了一种空旷、寂寞的居所,而“回古味”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逆境中,诗人看到了真挚的情感,这里不仅指朋友间的情谊,也可能暗含着对往昔岁月的深情留恋。

"脱帽寻蕲簟,酣眠小太平。"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一种放松自我的生活态度。“脱帽”意味着摆脱世俗的束缚,“寻蕲簟”则是指寻找古代贤者隐居山林的情趣;“酣眠”表达了一种醉酒后的安睡,而“小太平”则是一种内心的小确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叶茵在乱世中的超脱与自守,以及她对于生活美好的一份独特领悟。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偶题

曲肱玩味圣贤书,识破人间总畏途。

盛欲对君言所以,又应诮我爱之乎。

百年役役雁来去,一梦昏昏鹿有无。

堪笑季鹰犹左计,求归何必待莼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台守

半世困尘埃,烟霞入梦来。

谁能缩地脉,我已思天台。

城古清云气,山灵秀药材。

春时穿径去,郡守莫惊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崇道叔庆七十

寄意南丰一瓣香,愿公耆艾炽而昌。

历经七甲鬓浮绿,带锡万钉眉映黄。

疑是函关逢老子,岿然鲁国有灵光。

阴功更说燕山桂,留与时人作义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晚春

年少逢春不惜春,惜春还是白头人。

飞花入坐儿曹舞,细草蒙阶醉后裀。

未羡食前罗五鼎,静看檐隙走双轮。

此心已与尧夫似,同为清时作幸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