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人禅室路裴回,万木清阴向日开。
寒竹影侵行径石,秋风声入诵经台。
闲云不系从舒卷,狎鸟无机任往来。
更惜片阳谈妙理,归时莫待暝钟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东兰寺中禅修的宁静生活。诗中的意境清新淡雅,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禅理之深的感悟。
"上人禅室路裴回,万木清阴向日开。" 这两句通过描写禅师在寺院中来回游走,以及阳光穿透树林形成的明暗变化,展现了僧人的平和心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寒竹影侵行径石,秋风声入诵经台。" 冷清的竹影覆盖着寺院的小路,而秋风轻拂过经台,带来了经文的肃穆气息。这两句强调了自然之音与佛教修持之间的交融。
"闲云不系从舒卷,狎鸟无机任往来。" 这里用了“闲云”和“狎鸟”的意象,表现出寺院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境界,以及僧人与自然之物之间的亲密无间。
"更惜片阳谈妙理,归时莫待暝钟催。" 最后两句则是对光阴的珍惜和时间流逝的警觉,同时也透露出僧人对于深入佛理探讨的渴望以及对日落时分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僧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他们对自然美好、禅学深奥的独特体验。
不详
闻说花源堪避秦,幽寻数月不逢人。
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间有鬼神。
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
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
幽人从远岳,过客爱春山。
高驾能相送,孤游且未还。
紫苔封井石,绿竹掩柴关。
若到云峰外,齐心去住间。
苕水滩行浅,潜州路渐深。
参差远岫色,迢递野人心。
冻涧冰难释,秋山日易阴。
不知天目下,何处是云林。
弥天称圣哲,象法初繄赖。
弘道识行藏,匡时知进退。
秦王轻与举,习生重酬对。
学文古篆中,义显心经内。
法服应华夏,金言流海岱。
西方浮云间,更陪龙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