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外无尘水间松,秋天木落见山容。
共寻萧史江亭去,一望终南紫阁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郊外景象,诗人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宁静雅致的画面。"城外无尘水间松",设定了一个没有尘世杂念、只有清澈溪流与孤松相伴的远离尘嚣的环境。秋风轻拂,树叶纷飞,"秋天木落见山容",则是说在这秋高气爽之际,随着树叶的飘零,遥远的山峰也显露出了它的真实面貌。
接着诗人转向共友探寻古代遗迹,"共寻萧史江亭去",这里的“萧史”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而“江亭”则是一个可以眺望远方、感受历史氛围的地方。诗人和朋友一同前往这个地方,似乎是在追寻历史的足迹,同时也在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最后一句"一望终南紫阁峰",表达了诗人站在江亭上,一眼望去便可见到远处巍峨雄伟的终南山脉,其中可能还隐藏着一座名为“紫阁”的建筑。这里的“一望”传递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仿佛一切都在这一瞬间变得清晰明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嚣、追求心灵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字。畅上言“定秦”乃匠名,由是议息。为皇太子僚属。云安公主出降,畅为傧相,才思敏捷,应答如流。因吴语为宋若华所嘲,作《嘲》一诗。后官凤翔少尹。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野性平生惟爱月,新晴半夜睹婵娟。
起来自擘纱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九折岩边下马行,江亭暂歇听江声。
白云绿树不关我,枉与樵人乐一生。
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
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
锦窠花朵灯业醉,翠叶眉稠裛露垂。
莫引美人来架下,恐惊红片落燕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