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见黄龙图赞

铛煮乾坤,粟藏世界。纵得长生,终成败坏。

不是黄龙盖覆伊,太阿补履岂如锥。

形式:

翻译

锅中烹煮着天地万物,谷物储藏了整个世界。
即使获得永恒的生命,最终也会走向衰败。

注释

铛:大锅。
煮:烹煮。
乾坤:天地。
粟:谷物。
藏:储存。
纵:即使。
得:获得。
长生:永恒的生命。
终:最终。
败坏:衰败。
不是:并非。
黄龙:比喻尊贵者或权势者。
盖覆:覆盖。
伊:他,指代前文的‘长生’。
太阿:古代宝剑名,象征权柄。
补履:补鞋,比喻地位低下。
岂:难道。
如:像。
锥:锥子,比喻微不足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所作的《吕洞宾见黄龙图赞》中的一句,它以独特的禅意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吕洞宾道教形象的见解。"铛煮乾坤,粟藏世界",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宏大而深邃的场景,将宇宙视为大锅(铛)中的煮物,世间万物如同谷物(粟)一般储藏其中,显示出一种超然的视角和包容性。

"纵得长生,终成败坏",诗人指出即使吕洞宾追求长生不老,生命终究逃不过衰败的命运,暗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与生命的短暂。"不是黄龙盖覆伊",这里的"黄龙"可能象征着权势或神秘力量,诗人说吕洞宾并非被这种力量庇护,强调了他的独立和不凡。

最后两句"太阿补履岂如锥","太阿"是古代宝剑名,这里暗指吕洞宾的剑术或道法;"补履"则为修补鞋子,"岂如锥"表示修道者的低调与谦逊,比起锋芒毕露,更像是一把隐藏在鞋底的锥子,随时准备刺破虚妄。整首诗通过这些隐喻,赞扬了吕洞宾的智慧、超脱和内敛的性格。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延庆化禅观地平

屏息诸缘入定时,脚跟下事烂如泥。

睦州片板轻担出,禅病蠲除不用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霁]韵

江西宝兄乞东际

当阳一路没途程,剖破藩篱即觉成。

震旦心宗凌灭尽,到家犹自隔重溟。

形式: 七言绝句

西水净土庵奉寄具足孤松老师

闻道虚空曾解讲,信疑往决西山亮。

烟雨溟濛藓石温,六藏影迹难寻访。

小径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见笑掀眉。

布衲横肩瘦如削,口持密语没停时。

云檐扫榻延居夏,白莲香散东林社。

涧水松风说苦空,不资中有生清泰。

殷勤寄问老孤松,具足门中有正宗。

灼然嫌佛不肯做,凤栖不在梧桐树。

形式: 古风

观知客归葬亲求语

道人观方知彼去,入门要验宾中主。

吃一杯茶即转身,谁能掉舌论今古。

危机俊逸旱雷轰,苍鹰折翅猎狗烹。

老明觉举手加额,韩大伯敢搀先行。

秋深拨草天台路,灵骨要寻亲父母。

破钁头边掘窖埋,断猿哭月风号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