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翁招同觞李公

行过竹杖自忘疲,霜满袈裟酒满卮。

篱下又多一日乐,炉边何必十年期。

谈深不及人间世,禅喜时添袖里诗。

二老孤僧成底事,夜寒灯火漫敲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高僧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悠闲场景,充满了禅意与生活情趣。

首联“行过竹杖自忘疲,霜满袈裟酒满卮”以竹杖和霜满袈裟描绘出僧侣简朴而清冷的生活状态,通过“酒满卮”这一细节,巧妙地引入了聚会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即使在修行中也能寻得生活的乐趣。

颔联“篱下又多一日乐,炉边何必十年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乐趣。诗人说,在篱笆下的一日之乐,已经足够丰富,不必非要等到十年后才能体验到。这表达了对当下快乐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颈联“谈深不及人间世,禅喜时添袖里诗”则展现了僧侣们深入交谈的情景,他们谈论的话题超越了世俗,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同时,禅喜时添袖里诗,意味着他们在交流中激发了创作灵感,将这份精神的愉悦转化为文字的记录。

尾联“二老孤僧成底事,夜寒灯火漫敲棋”收束全诗,描绘了一幅深夜中两位高僧与一位友人围坐灯下对弈的画面。虽然只有三人,但他们的相聚却充满了深厚的意义,如同夜寒中的灯火,温暖而明亮。对弈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心灵的交流与智慧的碰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追求精神满足的境界,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其二)

净洗铅华迥不群,袈裟新换石榴裙。

几回卖镜凌寒雪,何意开笼见白云。

拨尽琵琶鸣晓磬,翻残贝叶惜回文。

十年抱志今方遂,多少须眉得似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其三)

不是流人泪亦横,夕阳荒草诉中情。

自抛家国甘心死,窃比冰霜彻底清。

玉麈柄边红粉净,孤鸾镜里白毫生。

从今唤醒梨花梦,收拾残魂礼佛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李公寓同锡侯夜话

半间茅屋古皇前,石火烧泉话旧缘。

冷月高悬居士榻,暗风斜吹孝廉船。

挑残灯碗钟来寺,敲罢棋枰雪满天。

共卧片毡拳作枕,布衾如铁夜如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雪夜怀李公

钟尽灯微拥破衾,长宵独雪伴枯吟。

泥床白满予方卧,疏壁寒飘尔莫禁。

都尉已明三老意,邺侯未了十年心。

何时日出消残窖,洒作人间遍地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