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排闷(其三)》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世事人情的深刻洞察与超然态度。
首联“牧羊圈豕尽登场,已分沈冥似蜀庄。”以牧羊与圈豕的场景,隐喻人生的起落与沉浮,如同蜀庄般深沉而不可预知,暗示了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颔联“吾道不须论毁誉,世情终欲辨温凉。”强调了个人信念与道德追求不应受外界评价的影响,即使在纷繁复杂的世情中,也应保持内心的冷静与清醒,辨识出真正的冷暖。
颈联“鹄玄未必输乌白,凫短何妨续鹤长。”通过对比鹄(天鹅)、乌(乌鸦)、凫(野鸭)与鹤,指出事物的黑白、长短并非绝对,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存在意义,不必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或比较。
尾联“归路人天凭去住,海天兜率费商量。”表达了对人生归宿的思考,认为无论人如何选择,最终的去向都由天定,而面对浩瀚的宇宙与无尽的时间,人类的讨论与规划显得微不足道,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界的物象为载体,探讨了人生哲学、道德观以及对宇宙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悉与对生命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