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郑秀才惠菊植之晏斋窗前尊酒偶乏与稚子烹茶作重九

旋斫寒梢缚短篱,菊窠三两带花移。

莫嗟已落重阳后,自是江南秋到迟。

菊开便是东坡节,酒尽空哦清昼诗。

竹隐异时寻故事,送花常忆郑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砍下寒冷的树枝编成短篱笆,两三枝带着菊花移植过来。
别叹息它已经落在重阳之后,因为江南的秋天来得总是晚些。
菊花开放就是东坡的节日,喝完酒后诵读清早的诗篇。
将来竹林深处寻找往事,送花时常常想起郑当时的人物事迹。

注释

旋斫:迅速砍下。
寒梢:寒冷的树枝。
缚:绑扎。
短篱:简陋的篱笆。
莫嗟:不要叹息。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有赏菊习俗。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秋到迟:秋天来得晚。
菊开:菊花盛开。
东坡节:指苏轼,他曾有‘菊花盛开我醉眠’之句,故称菊花节为东坡节。
竹隐:竹林隐居。
异时:将来。
寻故事:寻找过去的故事或典故。
郑当时:指汉代名臣郑兴,这里泛指有才情的人。

鉴赏

这首宋代赵蕃的诗《十月三日郑秀才惠菊植之晏斋窗前尊酒偶乏与稚子烹茶作重九》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赠送的菊花,虽已错过重阳节,但江南的秋意来得较晚。他将菊花移植到书斋前,借着菊花盛开感叹东坡节(即重阳节)的到来,与孩子一起烹茶,以茶代酒,吟咏诗句度过这个清闲的白天。诗中还流露出诗人对往昔与郑当时共事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十月晨雨

昨夕斜阳照墟落,今晨细雨暗檐楹。

田夫荷笠趋田去,织妇连机竞织声。

畏馁但忧瓶粟罄,怕寒聊倚鬓丝明。

古来名士多如此,底事于予亦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十四夜元衡见过

馀酲索寞政须驱,多谢君能佩酒壶。

回首林园重摇落,岸巾风月且须臾。

不须相对哀囚楚,何日扁舟俱下吴。

雅意从来在松菊,放言不用属莼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十四夜月(其二)

镜破何年合,珠沈几日还。

空明歙溪石,行列婺州山。

雁泊宵仍警,虫哀夜不閒。

传呼语舟子,移楫近前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十四夜月(其一)

既夕风犹进,凌空月故迟。

明宵纵当满,今夕可乖期。

少壮欣逢节,年侵意自悲。

平生一杯酒,即事五言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