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呈聂心远诸客(其二)

黄叶婆娑上钓舟,唤回旧梦到江流。

多情政自怜樯燕,两鬓终当付野鸥。

未说离怀向南浦,须知诗意在夔州。

朔风昨夜吹沙急,早觉寒声战玉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黄叶随风摇曳落在钓舟上,唤醒了我过去的梦境,沿着江水流淌。
满怀深情的人常常怜惜船上的燕子,因为它们陪伴过自己,而两鬓的白发终将归于山野的鸥鸟。
还未开口述说离别的愁绪,就已经知道南浦的离别之情蕴含在诗中。
昨晚北风吹过,沙滩上的沙粒被吹得急促作响,早早地就让我感到寒冷,仿佛那声音在玉楼中激荡。

注释

黄叶:形容落叶。
婆娑:摇曳不定的样子。
钓舟:钓鱼的小船。
政:通‘正’,确实。
怜:怜惜。
樯燕:船上的燕子。
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常用于诗词中。
诗意:诗的情感或意境。
朔风:北方的冷风。
沙急:沙粒被风吹得急促。
玉楼:华丽的楼房,此处代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爱国者文天祥的作品,名为《山中呈聂心远诸客(其二)》。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相当丰富,我们可以逐句进行鉴赏:

1. "黄叶婆娑上钓舟":这里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黄色的树叶随风摇曳,在空中飘舞,如同老妇人的发髻一般。"上钓舟"则表明诗人正乘坐一艘小船在江面上航行,或许是在回忆过去的岁月。

2. "唤回旧梦到江流":诗人通过这种宁静的水上生活,唤起了过往的美好记忆,这些旧梦似乎随着江水不断地流淌,让人不禁沉浸在对过去的追念中。

3. "多情政自怜樯燕":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绪。"多情"指的是诗人的性格,他对于旧时的政治生涯仍然怀有深情。"政"字在古代通常指的是官职或政治理想,"自怜"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政治抱负的自我同情,而"樯燕"则象征着孤独与哀愁。

4. "两鬓终当付野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无奈和悲观。"两鬓"指的是头发两边的部分,古代常用来比喻年老。诗人说自己的双鬓最终会交给野鸥,即使自己变老,也无法实现心中的抱负,只能任由自然界的力量去安排。

5. "未说离怀向南浦":这句话表明诗人虽然有很多离别之情,但还没有诉诸于口。"南浦"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是一个抽象的方向,代表着诗人的某种向往或是回忆。

6. "须知诗意在夔州":这里则告诫读者,诗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实际上是在描述夔州,即使表面上的描绘只是简单的自然景象。夔州古属巴蜀地区,这里或许有诗人个人的历史背景或是情感寄托。

7. "朔风昨夜吹沙急":朔风即边塞之风,通常带有一种凛冽、荒凉的意味。这里描述了昨晚北方来的冷风吹得沙石飞扬,显示了一种强烈而猛烈的自然力量。

8. "早觉寒声战玉楼":诗人在清晨就感受到了这股寒风带来的声音,如同玉楼中传来的一种冰凉和震颤。这种对环境变化细腻感受,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的敏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无奈,以及对于过往政治理想的自我同情和怀念。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笔触,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空间。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山中呈聂心远诸客(其一)

谁入山来问野舟,一篙花外渡深流。

小颦风树蹁跹鹤,浅约湍沙浩荡鸥。

湖上有时思洛社,人间何处不滁州。

徘徊才是黄昏候,短笛先催月上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山中泛舟觞客

便作乘槎客,萧萧骨发清。

尊前山月过,笛里水风生。

半夜鱼龙沸,三秋河汉明。

雪堂眠二客,梦与白鸥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山中和韵

白扇挥残暑,青鞋踏嫩晴。

花床寻小隐,石鼎引长鸣。

纱帽有时去,酒壶惟意倾。

山僧痴与坐,闲却瘦弥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山中载酒用萧敬夫韵赋江涨

拍拍春风满面浮,出门一笑大江流。

坐中狂客有醉白,物外闲人惟弈秋。

晴抹雨妆总西子,日开云暝一滁州。

忽传十万军声至,如在浙江亭上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