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然弟竹亭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我和你们几个兄弟,一向友爱情谊很深。
共同怀抱鸿鹄大志,都有互相救助之心。
高雅情趣借诗文表达,清风亮节存留在竹林。
共享饮酒的陶然乐趣,偶奏超俗拔群的雅音。

注释

“吾与”句:我和你们几个兄弟。
二三子:语出《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鸿鹄志:指远大的志向。
鸿:大雁。
鹄:天鹅。
昔:一作“共。
”鶺鴒心:兄弟互相关切的心意。
鶺鴒:一种长脚长尾的小鸟。
后世用鶺鴒以喻兄弟。
逸气: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
假:借助。
毫翰:指毛笔。
亦借指文字、文章。
清风:指竹亭的清爽,也暗喻人的清操洁行。
竹林:此处有双关意,既切题中的“竹亭”,也是借竹林七贤之游喻指作者与诸弟在竹亭游乐事。
达:旷达。
一作“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诗人与二三子之间的深厚交情,如同鸿鹄一般高洁,昔日也有过鹡鸰般的志向,都是不为世俗所羁绊。这股逸气通过笔墨来表达,就如清风轻拂竹林般自然。诗中还提到了酒和琴,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代表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找心灵寄托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美好展现。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形式: 古风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

疾风吹征帆,倏尔向空没。

千里在俄顷,三江坐超忽。

向来共欢娱,日夕成楚越。

落羽更分飞,谁能不惊骨。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