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这首诗出自唐代高僧慧能之手,名为《示志诚偈二首(其二)》。慧能大师是中国佛教南宗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影响深远。这首诗简洁而富有禅意,每一句都在阐述心灵修持的真谛。
"心地无非自性戒",表明内心清净,没有杂念,正如自性的戒律,守护着本心的纯粹。"心地无痴自性慧"则进一步指出,在这样的心境中,不会有迷惑,一切智慧皆来源于自性的觉醒。"心地无乱自性定",说明心灵不再紊乱,达到一种自性的稳定和集中。
最后两句"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意在表达这种修为如同金刚不坏,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无论身体是否 离开某个地方,都保持着禅定的状态,即所谓的“三昧”。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慧能大师关于心灵修持、内在觉醒和禅定修为的深刻见解,是一首融合了佛学智慧与诗意美感的佳作。
不详
月夜瞻■路,浮云飒飒归。减书参去便,风急不听回。
我国天岸北,他邦地角西。
日南无有雁,谁为向林飞。
故里灯无主,他方宝树摧。
神灵去何处,玉貌已成灰。
忆想哀情切,悲君愿不随。
孰知乡国路,空见白云归。
不虑菩提远,焉将鹿苑遥。
祇愁悬路险,非意业风飘。
八塔难诚见,参著经劫烧。
何其人愿满,目睹在今朝。
落落明珠耀百千,森萝万像镜中悬。
光透三千越大千,四生六类一灵源。
凡圣闻珠谁不羡,瞥起心求浑不见。
对面看珠不识珠,寻珠逐物当时变。
千般万般况珠喻,珠离百非超四句。
只这珠生是不生,非为无生珠始住。
如意珠,大圆镜,亦有人中唤作性。
分身百亿我珠分,无始本净如今净。
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劳逐物浪波波。
隐现则今无二相,对面看珠识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