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是法从生有,脩持历劫尘。
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独自居住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是法从生有,脩持历劫尘"表明了这位修行者的智慧和坚持,是他内心世界的光芒,而"脩持历劫尘"则指代时间长河中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之中的宁静生活,"长似定中身"更是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心如止水、内心安定的修行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则描绘出自然界的景象。"树老"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时间的沉重,而"风终夜"则传递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力量。"山寒雪见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季节更迭中生命力与寒冷之间的斗争。
最后两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修行者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去智慧传承的迷茫和探索。这里的"传印"可能指的是禅宗中的衣钵相传,象征着精神和教义的继承。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智慧传承的深刻思考。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居与鸟巢邻,日将巢鸟亲。
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
初年三十拜将军,近代英雄独未闻。
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
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
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竹向空斋合,无僧在四邻。
去云离坐石,斜月到禅身。
山中畿内邑,别觉大夫清。
簿领分王事,官资寄野情。
闲斋无狱讼,隐几向泉声。
从此朝天路,门前是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