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魏衍寇国宝田从先二侄分韵得坐字

将老蒙误恩,受吊不受贺。

欲起尚迟回,积闲习成惰。

向来二三子,相与守寒饿。

一日不可无,三岁安得过。

是时秋益高,夜永月初破。

漏鼓已再更,坐者馀几个。

酒薄多可强,谈胜坚莫破。

檐昏读字细,林缺瞻星大。

吴吟未至慢,楚语不假些。

怀远已屡叹,论昔先急唾。

身世喜相违,真成蚁旋磨。

平生陈孟公,岁晚不惊坐。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翻译

我被误打误撞地得到恩惠,只接受哀悼,不接受祝贺。
想要起身还犹豫不决,长久的闲暇养成了懒散的习惯。
一直以来,我们这些人都在贫困中相互扶持,忍受饥饿。
一天没有你们,我都难以度过,三年又怎能轻易过去。
此时秋意渐浓,夜晚漫长,月儿初升。
漏壶已过两更,还坐着的还有多少人呢。
酒虽淡薄,却勉强可以喝下,谈话的兴致高昂,无人能打破。
屋檐昏暗,我仔细阅读文字;林间空隙,我仰望星空辽阔。
吴地的诗歌吟诵还未到高潮,楚地的语言无需过多修饰。
思念远方的人已经多次叹息,谈论过去的事情总是急于表达。
身世遭遇如此,欢喜与悲伤交织,就像蚂蚁在磨盘上打转。
一生中,我常常想起陈孟公,即使晚年也不觉惊慌失措。

注释

蒙:承蒙。
吊:哀悼。
贺:祝贺。
积闲:长期闲暇。
相与:一起。
寒饿:寒冷饥饿。
漏鼓:古代计时器漏壶。
再更:两次更次。
坐者:坐着的人。
檐昏:屋檐昏暗。
吴吟:吴地的诗歌。
楚语:楚地的语言。
怀远:怀念远方。
陈孟公:历史人物,此处可能指代友人或榜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与魏衍寇国宝田从先二侄分韵得坐字》,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将老蒙误恩,受吊不受贺”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老被误认为有德而受到哀悼而非祝贺的微妙心境。接下来的诗句“欲起尚迟回,积闲习成惰”揭示了诗人因年迈而行动迟缓,闲散的生活逐渐养成懒散的习惯。

诗人提到与朋友们共度艰难,“向来二三子,相与守寒饿”,强调了友情在困苦中的重要性。他们相互支持,即使生活清贫,也觉得一日不可或缺。“一日不可无,三岁安得过”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情感的深厚。夜晚漫长,月光初露,“是时秋益高,夜永月初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

聚会中,虽然酒水微薄,但友情深厚,交谈热烈,“酒薄多可强,谈胜坚莫破”。诗人借读书和观星来打发时间,“檐昏读字细,林缺瞻星大”,展现了他们的雅兴。在谈话中,他们回忆过去,感叹时光流逝,“吴吟未至慢,楚语不假些”,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

最后两句“身世喜相违,真成蚁旋磨”以比喻表达人生的无常和身世的变迁,如同蚂蚁绕圈般无尽。然而,诗人仍能保持平和,像陈孟公那样在晚年依然平静,“岁晚不惊坐”,显示出其淡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人生起伏的豁达态度。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大风

飞沙破面风裂石,平林隐隐倾霹雳。

野火燎原尘涨天,道闻马嘶不相得。

老翁彊欲作少年,立马阶除起无力。

城南桃李春意动,少待明朝莫相失。

形式: 古风

山口阻风

夕风朝未回,来云去为雨。

系舟直山口,天意遽如许。

涛风两方斗,丘原莫当怒。

两山为俯仰,一鸟不得度。

临深负高枕,偷生宁得所。

历历数过帆,当涂气如虎。

快意亦适然,淹泊岂吾取。

溯洄更去留,未易相尔汝。

行登东山颠,壮观前未睹。

九泽不满眼,五丈才一缕。

兹山昔谁游,巨野传自古。

菰鱼无凶年,末利犹不禦。

荷隩活万人,梨埒视千户。

东方富丝麻,小市藏百贾。

连樯自南北,行谈杂秦楚。

向晚风力微,湖清鱼可数。

空仓鸟乌乐,外舍窗扉语。

身非天下惜,家无十金聚。

欲留盗贼迫,欲去波涛怒。

两者尔何从,一死吾未与。

形式: 古风

五子相送至湖陵

中年患别多作别,早日讳穷常得穷。

勿云一水四十里,衣冠塞郭何人同。

周生子病辍身出,刘子远来今几日。

石家仲叔好少年,颇能厌俗从吾律。

魏君不独相从早,自君之来吾却扫。

岁月磨人孰能久,反覆看渠难得好。

湖陵古城风日寒,情义乃知生别难。

高怀已为故人尽,交道应留后代看。

形式: 古风

忆少子

端也早丰下,岁晚未可量。

我老不自食,安得如我长。

呱呱弃不子,退省未始忘。

吾母亦念我,与尔宁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