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呈文潜

倦将乌帽障黄日,一雨新开春已融。

忽惊宫瓦出新碧,更喜海棠舒小红。

爱酒邻张不可奈,听歌老谢无由同。

春如行客祗欲去,若为挽取须壶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疲倦地戴着黑色帽子遮挡着阳光,一场雨后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融化。
忽然间,宫殿的瓦片展现出新生的翠绿,更让我欣喜的是海棠花绽放出微红的娇颜。
邻居张喜爱饮酒,我却无法抵挡,老友谢已不再能与我一同欣赏歌声。
春天就像过客匆匆离去,要如何才能留住它,除非我能倒空酒壶。

注释

倦:疲倦。
乌帽:黑色帽子。
黄日:阳光。
一雨:一场雨。
新开:新生。
春已融:春天的气息融化。
宫瓦:宫殿的瓦片。
新碧:新生的翠绿。
海棠:海棠花。
舒小红:绽放出微红。
爱酒:喜爱饮酒。
邻张:邻居张。
不可奈:无法抵挡。
听歌老谢:老友谢。
无由同:不能一同欣赏。
春如行客:春天像过客。
祗欲去:只想离去。
挽取:留住。
须壶空:倒空酒壶。

鉴赏

这首宋诗《春雨呈文潜》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春天雨后清新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倦将乌帽障黄日”形象地写出诗人带着疲倦的心情,用帽子遮挡阳光的情景,流露出对春日暖阳的厌倦。第二句“一雨新开春已融”则点明春雨过后,万物复苏,冰雪消融,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

接下来,“忽惊宫瓦出新碧”描绘了雨后瓦片上泛出的新绿,犹如一抹生机勃勃的惊喜。而“更喜海棠舒小红”则转而描绘了海棠花在雨后悄然绽放,娇嫩的红色与新绿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春色的妩媚。

诗人借“爱酒邻张不可奈”表达对邻家好酒的欣赏,却无法畅饮的无奈,以及“听歌老谢无由同”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像谢安那样欣赏歌妓的歌声。最后两句“春如行客祗欲去,若为挽取须壶空”以春光比喻行色匆匆的旅人,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希望能借助美酒留住春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春雨后景色的喜爱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晓路入西郊,新霜著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赴元老刘园之集呈十二朝请十五推官二叔父兼呈元老邦式诸公

故乡等作异乡愁,常笑吾生不自谋。

百日狂风春草草,十年归梦客悠悠。

倦游情话陪诸父,老罢亲锄学故侯。

得坎乘流两皆可,名亭应不用三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赴蒲道中寄洛倅王定国

莫嫌马上过春风,得句桃溪柳涧中。

王事勤君急星火,客程驱我正萍蓬。

朅来尚可轻千里,归去何妨共两翁。

学道如今有微力,作官求了不求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长道客滑道士

海山兜率事悠悠,底处仍须著力修。

莫认箭边曾有鹿,安知蓑外是无牛。

社樗共作支离病,园絮同为汗漫游。

亦见颜公为言此,春风过尽不抬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