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乡等作异乡愁,常笑吾生不自谋。
百日狂风春草草,十年归梦客悠悠。
倦游情话陪诸父,老罢亲锄学故侯。
得坎乘流两皆可,名亭应不用三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晁补之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己人生的感慨。首句"故乡等作异乡愁"直接抒发了他对远离家乡的无奈与愁绪,将故乡视作愁的根源。"常笑吾生不自谋"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可奈何,自嘲未能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百日狂风春草草,十年归梦客悠悠"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用"狂风春草"象征旅途的艰难,而"十年归梦"则显现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客悠悠"则写出他作为游子的孤独与迷茫。
"倦游情话陪诸父,老罢亲锄学故侯"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即使在外疲倦,也愿意陪伴父亲们聊天,年老时更想效仿古代贤人亲自耕作,回归田园生活。
最后两句"得坎乘流两皆可,名亭应不用三休"传达出诗人的人生哲学,无论顺境逆境,他都愿意随遇而安,认为只要心境平和,即使没有豪华的名亭,也能在平凡中找到乐趣,体现出他的豁达与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人生道路的哲思,展现了晁补之独特的个人风格和人生观。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莫嫌马上过春风,得句桃溪柳涧中。
王事勤君急星火,客程驱我正萍蓬。
朅来尚可轻千里,归去何妨共两翁。
学道如今有微力,作官求了不求功。
海山兜率事悠悠,底处仍须著力修。
莫认箭边曾有鹿,安知蓑外是无牛。
社樗共作支离病,园絮同为汗漫游。
亦见颜公为言此,春风过尽不抬头。
扁舟又过楚江东,庐阜霜晴翠埽空。
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岩万壑正秋风。
会观沙界无华处,何必茅斋是梦中。
已悟三生旧知识,不因天竺寺前逢。
春风共载扬州路,屈指都疑梦夜阑。
可是重来俱白发,只堪归去却黄冠。
为郎我赖文书少,作邑君逢政令宽。
自古江山胜尘土,莫轻故步爱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