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山兜率事悠悠,底处仍须著力修。
莫认箭边曾有鹿,安知蓑外是无牛。
社樗共作支离病,园絮同为汗漫游。
亦见颜公为言此,春风过尽不抬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送长道客滑道士》,表达了对友人滑道士悠然出世生活的感慨和对其修行道路的深沉思考。首句“海山兜率事悠悠”描绘了道教理想中的仙境生活,显得悠远而神秘。次句“底处仍须著力修”则暗示修行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努力。
第三、四句“莫认箭边曾有鹿,安知蓑外是无牛”运用了象征手法,告诫滑道士不要被表面的诱惑所迷惑,警惕世俗间的纷扰。第五句“社樗共作支离病,园絮同为汗漫游”进一步比喻修行者应如社樗(一种树)般坚韧,与园絮(柳絮)一样随风飘荡,自由自在。
最后两句“亦见颜公为言此,春风过尽不抬头”,以颜回的典故来激励滑道士,即使面对春风拂面的美好,也要保持内心的坚定,不轻易被外界所动。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对友人的诚挚关怀。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扁舟又过楚江东,庐阜霜晴翠埽空。
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岩万壑正秋风。
会观沙界无华处,何必茅斋是梦中。
已悟三生旧知识,不因天竺寺前逢。
春风共载扬州路,屈指都疑梦夜阑。
可是重来俱白发,只堪归去却黄冠。
为郎我赖文书少,作邑君逢政令宽。
自古江山胜尘土,莫轻故步爱邯郸。
朝持使者节,骑出大明宫。
霜拂蓬壶外,春生海岱东。
清时忧国事,白首问民风。
我亦何为者,丹铅点勘中。
谈经草檄鬓华生,初拥闽山传节行。
江入桐庐青欲断,溪从剑浦碧来迎。
茶虽户种租宜薄,盐不家煎价欲平。
要使祈招歌德意,君恩不为远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