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

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

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

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

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你正在对着酒创作诗篇,我却在持斋坐在修行的地方。
虽然我四处游玩未曾离开,但常常吟诗也并无妨碍。
蓬乱的白发已有三分斑白,而露水中的菊花则半数绽放金黄。
遗憾的是不能与你在东篱下一同醉饮,陶渊明的故居明日就是重阳节了。

注释

君方:你正在。
对酒:对着酒。
缀诗章:创作诗篇。
我正:我却。
持斋:吃素。
坐道场:在修行的地方。
追游:游玩。
虽:虽然。
无妨:没有妨碍。
霜蓬:蓬乱的白发。
旧鬓:指年老的鬓角。
三分白:三分之二已白。
露菊:带着露水的菊花。
新花:新开的花朵。
一半黄:一半呈现黄色。
惆怅:感到遗憾。
东篱:陶渊明诗中的'东篱',常指赏菊之地。
不同醉:不能一同醉饮。
陶家:陶渊明的家,代指陶渊明。
明日:第二天。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交流。开篇"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表明诗人与友人各自有所追求,但都在精神上相互关联。此处的"缀诗章"和"持斋坐道场"分别象征着文学创作与宗教修行,显示出两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接下来的"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则表达了即便身在各地,也能通过诗歌的情感交流来实现心灵上的相聚和共鸣。这种精神上的追随和吟咏,不受物理距离的限制。

"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这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其中"霜蓬"指的是被霜打过的蓬草,而"旧鬓"则是诗人头上的白发,隐喻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露菊新花一半黄"则描绘了菊花在秋天露水滋润下逐渐开放,但仍未完全成熟的状态。这两句通过对比衬托出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新。

最后"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共同饮酒作乐的遗憾。这里的"东篱"可能是指两人相隔的场所,而"不同醉"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惆怅。而"陶家明日是重阳"中的"陶家"通常指的是陶渊明,"重阳"则是重九,即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以避瘟疫的习俗。诗人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将在这一特别的日子里怀念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的情感状态的描写,展现了友谊的情深与时间流逝的无常,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和精神交流的向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江春望

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自我身。

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觅交亲。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

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二月五日花下作

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头似霜。

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

羲和趁日沈西海,鬼伯驱人葬北邙。

只有且来花下醉,从人笑道老颠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人定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

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

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