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

闭门留野鹿,分食养山鸡。

桂熟长收子,兰生不作畦。

初开洞中路,深处转松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屋子坐落在瀑布西侧,茅草屋檐下流淌着一条小溪。
关门时偶有野鹿停留,分享食物饲养着山中的鸡。
桂花成熟时常去采集果实,兰花自然生长未经修剪成畦。
刚开辟出通往山洞的小路,在松林深处转而架设了木梯。

注释

屋:房子。
瀑泉:瀑布。
茅檐:茅草屋顶的边缘。
溪:小溪。
闭门:关门,指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野鹿:野生的鹿。
分食:分享食物。
山鸡:生活在山中的鸡。
桂熟:桂花成熟。
长收子:长时间地收集种子。
兰生:兰花生长。
不作畦:不是种植在整理好的田畦上。
初开:刚刚开通。
洞中路:通往山洞的道路。
深处:更远的里面。
松梯:用松木搭建的梯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两句,设定了一个隐逸的山居环境,瀑布的轰鸣声和清澈的溪流构成了宁静的背景。

"闭门留野鹿,分食养山鸡"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生命和谐共处的情景。这里的“闭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封闭,而是选择性地接纳山林中的生物,比如野鹿和山鸡,这些动物在诗人的保护下得以自由生存。

"桂熟长收子,兰生不作畦"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尊重态度。桂树结实时,诗人并不急于采摘,而是让果实自然成熟。至于兰花,则完全没有被栽培的意图,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生长规律的顺应和欣赏。

"初开洞中路,深处转松梯"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探幽寻胜的情景。"洞中路"可能是指山中的隐蔽路径,而"深处转松梯"则展示了一种攀登至高处的勇气和对自然探险的热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是一幅生动的山居图景。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

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

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

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长安早春

霏霏漠漠绕皇州,销雪欺寒不自由。

先向红妆添晓梦,争来白发送新愁。

暖催衣上缝罗胜,晴报窗中点綵毬。

每度暗来还暗去,今年须遣蝶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长安春游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冬夜感怀

晚年恩爱少,耳目静于僧。

竟夜不闻语,空房唯有灯。

气嘘寒被湿,霜入破窗凝。

断得人间事,长如此亦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