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行

将军入奏平燕策,持笏榻前亲指画。

天山热海在目中,下殿即日名烜赫。

驰出都门雪初霁,直过黄河冰未坼。

绣旗方掠桑乾渡,羽檄已入金台陌。

勇士如鹰健欲飞,孱王似兔何劳搦。

戎服押俘献庙社,正衙第赏颁诏册。

端门赐酺天下庆,御觞尚恨沧溟迮。

从来文吏喜相轻,聊遣濡毫书竹帛。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将军进呈平定燕地的策略,手持笏板在榻前行走,亲自指点地图
眼前仿佛有天山热海,他立刻名声大噪
雪后出城,经过黄河时冰还未解冻
旗帜飘扬过桑乾河,紧急军情已送达金台大道
英勇的战士像鹰般矫健,虚弱的君主无需催促
身着战袍押送俘虏献祭神庙,正式场合颁发奖赏诏书
皇帝在端门赐宴庆祝天下,御酒犹嫌大海太近
文官们向来互相轻视,我暂且提笔记录这些功绩

注释

入奏:进呈奏章。
持笏:手持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所持的礼仪工具。
亲指画:亲自指点地图或计划。
天山热海:形容地域广大,比喻战争规模宏大。
烜赫:显赫,声名大噪。
驰出:疾驰而出。
羽檄:紧急军事文书。
庙社: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的地方。
濡毫:沾湿笔尖,指书写。
竹帛: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和丝帛,代指史书或记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军凯旋而归的情景。首句“将军入奏平燕策”展现了将军因平定燕地的功绩而面见君主的情景,显示出其决策的英明和战功的显赫。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持笏榻前亲指画”、“天山热海在目中”等细节,刻画了将军的自信与胸襟,仿佛眼前尽是疆场的壮丽景象。

“驰出都门雪初霁,直过黄河冰未坼”描绘了将军乘胜归来时的环境,雪后初晴,黄河冰封未解,更显其行军之迅速和决心。接着,“绣旗方掠桑乾渡,羽檄已入金台陌”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军事行动,旗帜鲜明,军情传递迅速。

“勇士如鹰健欲飞,孱王似兔何劳搦”运用比喻,赞美了将军的勇猛和敌人的懦弱,暗示战争的轻松获胜。之后,诗人描述了俘虏献祭和朝廷嘉奖的场景,以及“端门赐酺天下庆”的宏大场面,表达了对将军功绩的热烈庆祝。

最后,诗人以“从来文吏喜相轻,聊遣濡毫书竹帛”收尾,暗含对文臣之间常有嫉妒轻视的批评,同时借机赞美将军以武力赢得尊重,功业得以载入史册。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将军的英勇和智谋,以及其在国家庆典中的重要地位。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将进酒

我欲挽住北斗杓,常指苍龙无动摇。

春风日夜吹草木,只有荣盛无时凋。

我欲刬断日行道,阳乌当空月杲杲。

非惟四海常不夜,亦使人生失衰老。

如山积曲高崔嵬,大江酿作蒲萄醅。

颓然一醉三千杯,借问白发何从来。

形式: 乐府曲辞

将赴官夔府书怀

病夫喜山泽,抗志自年少。

有时缘龟饥,妄出丏鹤料。

亦尝厕朝绅,退懦每自笑。

正如怯酒人,虽爱不敢釂。

一从南昌免,五岁嗟不调。

朝廷每哀矜,幕府误辟召。

终然敛孤迹,万里游绝徼。

民风杂莫徭,封域近无诏。

凄凉黄魔宫,峭绝白帝庙。

又尝闻此邦,野陋可嘲诮。

通衢舞竹枝,谯门对山烧。

浮生一梦耳,何者可庆吊。

但愁瘿累累,把镜羞自照。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将离江陵

暮暮过渡头,旦旦走堤上。

舟人与关吏,见熟识颜状。

痴顽久不去,常恐遭诮让。

昨日倒樯竿,今日联百丈。

买薪备雨雪,储米满瓶盎。

明当遂去此,障袂先侧望。

即今孟冬月,波涛幸非壮。

潦收出奇石,雾卷见叠嶂。

地崄多崎岖,峡束少平旷。

从来乐山水,临老愈跌宕。

皇天怜其狂,择地令自放。

山花白似雪,江水绿于酿。

竹枝本楚些,妙句寄悽怆。

何当出清诗,千古续遗唱。

形式: 古风

屏迹

昔者航涛江,云山迎我东。

击楫誓江神,永托冥冥鸿。

十年桑榆暖,万事马牛风。

迩来愈屏迹,庭户深蒿蓬。

就瓮挹新醅,傍畦撷晚菘。

邻曲或念我,小鲜亦时供。

喟然抚几叹,恨今已龙钟。

向使早十年,何愧柴桑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