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儿行重寄明卿

我闻南康大如斗,明卿佐理常什九。

昨日中丞抗疏荐,贤声辄满朝廷口。

豫章计吏入图事,爱君未敢援以手。

小臣怜才上白状,相公良久疾其首。

量移亦已从浩荡,不然径逐此儿走。

谁知片言触忌讳,毕竟功名成掣肘。

丈夫失意分自当,穷来傍人人避藏。

苦我折腰骨太劲,看他伏谒项能强。

纵令慢世无不可,似尔干时岂所长。

莫作拂衣少年态,宦游须使及春阳。

大舒楚歌小舒舞,是处江山好断肠。

王郎至今栖北海,帐前万骑绿沈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此儿行重寄明卿》由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通过描绘南康地方官员的升迁与命运起伏,以及对友人明卿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官场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诗中首先提到南康地区官员的选拔与治理情况,强调了“明卿佐理常什九”的高效治理,接着引入中丞的举荐,使得贤名传遍朝廷。豫章的计吏虽有图谋,却不敢轻举妄动,表现出对明卿的敬畏。小臣则因爱才之情,向相公呈上奏状,相公对此深感不满,显示出官场中的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的微妙。

随后,诗中描述了明卿可能面临的仕途变动,无论是“量移”还是“径逐”,都暗示了其命运的不确定性。然而,一句“谁知片言触忌讳,毕竟功名成掣肘”揭示了官场中言语不慎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明卿在官场中所面临的束缚。

接下来,诗人通过“丈夫失意分自当,穷来傍人人避藏”表达了对明卿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官场中的人情冷暖。面对困境,“苦我折腰骨太劲,看他伏谒项能强”则展现了明卿坚韧不屈的性格,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尊严。

最后,诗人劝告明卿不要过于激进,应顺应官场的规则,同时表达了对明卿才能的肯定:“纵令慢世无不可,似尔干时岂所长。”并鼓励他保持乐观态度,享受宦游的乐趣:“莫作拂衣少年态,宦游须使及春阳。”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官场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明卿这一角色,诗人探讨了个人在官场中的生存之道,以及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自我,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拂衣行答元美

五原驱车兴殊浅,三秦卧病秋云高。

束带那能见长吏,谈经何以随儿曹。

上书一日报明主,愿乞骸骨归蓬蒿。

小臣采薪业不佞,闻道巢由亦已逃。

拂衣中原风雨来,群公祖帐青门开。

二疏一去三千载,大夫未老宁贤哉。

新乡城西重回首,当时叱驭其人走。

路傍伏谒莫敢动,囊里俸钱君但取。

此辈交情虽可见,吾徒大名终在口。

于今偃息南山陲,闭户不令二仲知。

负海少年大跋扈,遣使问我抽簪期。

百尔不分一狂客,余发种种何能为。

玄经半卷常自诵,浊酒千钟醉不疑。

五子江湖正漂泊,黄鹄摩天慕者谁。

形式: 古风

答许右史(其一)

黄须芃芃田舍翁,倾身坐向钱孔中。

长颊便便美少年,行步顾影私自怜。

谁知腐鼠能为祟,纵是神仙有播迁。

使君似识浮云意,蹉跎实为功名利。

已拚酒隐富贵世,潦倒佯狂百无忌。

浊醪恰供十日饮,酣法须与当时异。

五斗乍可调燥吻,飞觞二子雄相视。

醉杀不作傲杯人,迩来那得独醒事。

魏文大白满如月,曾托属车称国器。

若言此物非其任,尔家破瓢亦应弃。

形式: 古风

答许右史(其二)

王门隐者身坎坷,老曳长裾裾婀娜。

自言能料一生事,及至干时计常左。

从它惨淡复为谁,即得新诗题向我。

雨雪蓬蒿共三径,春色俜伶馀药裹。

浊醪但熟贫亦足,微官才罢病辄妥。

胸中㙼块故须浇,乘兴往往无不可。

白眼生成薄禄相,青山合就渔樵夥。

赵壹疾邪众所摈,邹阳暗投才应坐。

羡尔悠悠世上情,回头数子殊么么。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送莱芜萧簿

萧生业本儒术起,稍因读法得其指。

栖息十年白鹿洞,担囊一卷青乌子。

岱宗雄蟠大海滨,衣冠气王中有人。

我家松槚三千树,鞍山东望华不注。

为说干时常轗轲,独怜明主能知遇。

莱芜作簿更谁群,但恨无过范史云。

釜里蠹鱼堪自见,鞭下虫蛆讵忍闻。

看君才岂催科拙,请谒公门非所屑。

藩臣答诏误承恩,翻然遂就迁官列。

匹马悠悠复路岐,即今失意欲何之。

同乡冢宰谙名姓,府掾郎曹伫可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