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鹌鹑》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对鹌鹑这一小动物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首句“游鶤运四海,黄鹄摩丹霄”,以鹤与鹄的翱翔天际,象征着自由与高远的理想追求,引出鹌鹑虽小却也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接着,“道逢霜霰严,铩翮青云遥”描述了鹌鹑在严酷环境中挣扎求生的艰难,但即使如此,它们依然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渴望展翅高飞。
转折处,“何如秋原鹑,短羽无高超”,诗人将鹌鹑与鹤鹄对比,强调鹌鹑虽然身小力弱,却能适应环境,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接下来,“饥餐野田实,栖集依苇萧”描绘了鹌鹑在田野间觅食、栖息的平凡生活,展现了一种简单而满足的幸福。
“时飞复时止,和声弄鲜飙”则进一步描绘了鹌鹑的生活节奏,它们适时飞翔,适时停留,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出悦耳的鸣叫声,享受着清新的风。最后,“雌雄各安偶,所乐同鹪鹩。志愿易为足,过图良自劳。物生贵得性,岂必搏扶摇。”诗人通过鹌鹑的雌雄相伴,共同生活的场景,表达了生命中简单快乐的重要性,认为追求过度的功名利禄反而会带来劳苦,生命的价值在于顺应本性,享受自然赋予的简单生活。
整首诗通过鹌鹑这一形象,传达了对自然和谐、简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人生追求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