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九首(其六)

冷衾无暖卧,短烛无长明。

志士有愤叹,忧人多苦声。

凉月挂寒壁,枯飙嘶商茎。

四时递相促,羲驭长不宁。

□□忽如剪,抚□飒已盈。

窦虫鸣幽幽,馀生欲何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清与寂寥。诗人以“冷衾无暖卧,短烛无长明”开篇,形象地展现了秋夜的寒冷与孤独,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接着,“志士有愤叹,忧人多苦声”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既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有个人生活的愁苦。

“凉月挂寒壁,枯飙嘶商茎”描绘了一幅月色惨淡、风声凄厉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悲凉氛围。而“四时递相促,羲驭长不宁”则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人生的无常,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忽如剪,抚□飒已盈”中的“□□”可能为错字或脱漏,但从上下文推测,此处应是形容时间的迅速流逝,如同被剪裁一般,让人感到时间的珍贵与紧迫。同时,“抚□飒已盈”可能意指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的情感或思绪已经丰富饱满。

最后,“窦虫鸣幽幽,馀生欲何成”以窦虫的低吟作为收尾,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面对人生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九首(其九)

露滴夕气瘦,风泣霜天枯。

暗萤无远照,商鸟有惊呼。

癯肩耸将折,吟肠痛如刳。

忍苦求古道,古道非今途。

今途与古道,曲直各异趋。

趋曲不趋直,伤哉古道芜。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为华彦谋题王孟端写枯木竹石

洛阳二三月,桃李争芳菲。

朝随春阳媚,暮逐东风飞。

山中有古木,丛竹相因依。

苍然抱贞固,不为霜霰欺。

由来君子心,流俗那能移。

形式: 古风

题施江月扇

忆我初识君,江轩月如秋。

故人丹林子,挟我同遨游。

凉风起天未,白蘋满芳洲。

浩然纵奇气,毕竟情未收。

自兹始相见,谈笑恒忘倦。

兴来挥綵毫,五气云露炫。

却哂谢宣城,澄江净如练。

我去谒承明,君来访神京。

客楼三日雨,听彻□花声。

别来今几载,屡看流光改。

彤庭赐告还,风景依然在。

重会落枫江,芙蓉正堪采。

百年几何时,会少多分离。

那知在今日,聚首非素期。

玉杯行美酒,座上皆亲知。

当筵不为乐,莫待长相思。

明朝我仍去,未必重相遇。

丈夫志四方,细故安足虑。

它时倘念我,为折三花树。

形式: 古风

题吏部陈侍郎奉萱堂

美人奉亲处,乃在湖山中。

水云深几许,苍翠千万重。

高堂启华搆,长日春融融。

罗帷卷晴旭,綵服翻和风。

称觞介眉寿,花映亲颜红。

人生天地间,至乐谁能同。

愿言保终养,何必希乔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