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九首(其九)

露滴夕气瘦,风泣霜天枯。

暗萤无远照,商鸟有惊呼。

癯肩耸将折,吟肠痛如刳。

忍苦求古道,古道非今途。

今途与古道,曲直各异趋。

趋曲不趋直,伤哉古道芜。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通过露水、风、霜、萤火虫和秋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秋季的变化,同时也借景抒发了内心的感慨。

首句“露滴夕气瘦”,以“瘦”字形容露水在傍晚时分的稀薄,暗示了秋天的干燥与凉意。接着,“风泣霜天枯”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风以情感,它仿佛在哀叹着严霜覆盖下的大地已变得枯萎。这一联通过露水和风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秋夜的冷清画面。

“暗萤无远照,商鸟有惊呼”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萤火虫在黑暗中微弱的光芒无法照亮远方,而秋鸟的惊叫则打破了夜的宁静,增添了几分不安与凄厉。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冷清与生命的脆弱。

“癯肩耸将折,吟肠痛如刳”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直接表达。诗人似乎在自省,他的肩膀因长时间的忧虑而显得瘦削,内心如同被剖开一般痛苦。这里不仅描绘了身体的疲惫,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心灵的煎熬。

最后,“忍苦求古道,古道非今途。今途与古道,曲直各异趋。趋曲不趋直,伤哉古道芜。”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与现代、过去与现在的思考。他试图坚守古老的道德准则(古道),但发现这并非现代社会的道路(今途)。两种道路在追求的方向上存在差异,选择其中一条就意味着放弃另一条。这种矛盾与挣扎,最终让古老的道德准则显得荒芜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深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个人的困惑与抉择,以及对传统价值的反思。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华彦谋题王孟端写枯木竹石

洛阳二三月,桃李争芳菲。

朝随春阳媚,暮逐东风飞。

山中有古木,丛竹相因依。

苍然抱贞固,不为霜霰欺。

由来君子心,流俗那能移。

形式: 古风

题施江月扇

忆我初识君,江轩月如秋。

故人丹林子,挟我同遨游。

凉风起天未,白蘋满芳洲。

浩然纵奇气,毕竟情未收。

自兹始相见,谈笑恒忘倦。

兴来挥綵毫,五气云露炫。

却哂谢宣城,澄江净如练。

我去谒承明,君来访神京。

客楼三日雨,听彻□花声。

别来今几载,屡看流光改。

彤庭赐告还,风景依然在。

重会落枫江,芙蓉正堪采。

百年几何时,会少多分离。

那知在今日,聚首非素期。

玉杯行美酒,座上皆亲知。

当筵不为乐,莫待长相思。

明朝我仍去,未必重相遇。

丈夫志四方,细故安足虑。

它时倘念我,为折三花树。

形式: 古风

题吏部陈侍郎奉萱堂

美人奉亲处,乃在湖山中。

水云深几许,苍翠千万重。

高堂启华搆,长日春融融。

罗帷卷晴旭,綵服翻和风。

称觞介眉寿,花映亲颜红。

人生天地间,至乐谁能同。

愿言保终养,何必希乔洪。

形式: 古风

邹氏安然堂

君子安命分,宵人蹈危机。

二者茫昧间,孰能察其微。

陆行思薄汉,沈渊欲腾飞。

何如顺其轨,履此坦且夷。

贤哉道乡裔,素位不外驰。

文绣与絺绤,各言守其宜。

我歌安分篇,愿以贻箴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