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的《秋夜九首》之四。诗中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瘦骨惧寒集”,诗人以瘦骨象征自身,对即将到来的寒冷感到畏惧,暗含人生易老、岁月无情之意。接着“病怀惊运周”一句,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同时对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转感到惊恐。
“回愁缘肠转,孤绪随噫抽”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肠子般盘旋不已,孤独的情绪随着叹息声一同抽离。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念昔苦多谬,惭今未违尤”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错误行为的反思和现在的自我反省。他意识到过去的自己犯了许多错误,而现在虽然有所改正,但仍感到愧疚和不安。
“流光逐逝水,瞬息不暂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感叹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每一刻都不曾停留,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时间的重要性。
“涉川当乘舟,遵岐当驾辀”这两句通过比喻,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要勇敢前行。无论是过河还是遵循道路,都需要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寓意在人生旅途中,要有智慧和勇气去克服障碍。
“前修有良轨,后辈宜勉由”指出前人的经验教训是宝贵的财富,后人应当学习并遵循。这不仅是对历史智慧的尊重,也是对未来一代的期望。
最后,“尚须策其驽,庶几道可求”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的期许。即使起步艰难(“策其驽”意指驾驭劣马),也应坚持不懈,相信最终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庶几道可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反省以及未来希望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