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示友人杂诗(其四)

天付于人有此身,此身用处是元神。

眼底自能分黑白,舌端也会别咸辛。

求添一物偏多事,巧出千般总离真。

但信本来浑具足,先生何用太谆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探讨了人的本质与学习的重要性。诗人首先指出,上天赋予人类生命,其根本在于内在的精神力量。接着,通过“眼底自能分黑白,舌端也会别咸辛”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人应当具备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分辨事物优劣的能力。这不仅是对感官功能的肯定,更是对道德判断力的强调。

随后,“求添一物偏多事,巧出千般总离真”两句,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与技能时,不应过于贪多求全,而应保持内心的纯粹与真实。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和价值,往往在于对本真的坚守,而非外在形式的堆砌。

最后,“但信本来浑具足,先生何用太谆谆”则表达了对过度教诲的反思。诗人认为,每个人内心都蕴含着完整的力量和智慧,无需过多的外在指导,真正的引导应该是激发内在潜能,而不是过分强调外在的规范和教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学习的意义以及教育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学示友人杂诗(其五)

汩没近儒文义教,一生机枉速飘风。

却行翻讶身居后,两听虚疑耳不聪。

神化何曾离日用,经纶元只在渊衷。

从今游衍高明地,始免徽缠与棘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论学示友人杂诗(其六)

至道之精岂着言,聊将言语订迷顽。

心思起处先离位,声色大时更没关。

昭氏鼓琴成毁际,轮人斲木苦甘间。

此语诸君如善听,清源山即是尼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论学示友人杂诗(其七)

埋没精神钻故纸,世儒拘陋信堪羞。

专从事业尊尧舜,直以能多识孔丘。

悬想一生思出位,劳心终日困旁求。

沉绵此疾真成痼,苦口良方谁为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论学示友人杂诗(其八)

好径人多道本夷,自为烦苦自支离。

省存判截静和动,先后分开行与知。

敬义夹持宁免二,诚明两进已成岐。

当时呼得曾参唯,一贯之馀费甚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