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女诗

古人重挂剑,为不负初心。

妾身非剑比,一诺千黄金。

谁谓妾无言,有言出母口。

谁谓妾无书,有书出父手。

未见悲益深,空房甘独守。

白日一何迟,黄泉一何远。

妾岂不爱生,所恨从姑晚。

卫女先我心,适齐不中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熊女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熊女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诗中的熊女,以“古人重挂剑”的典故开篇,象征着她坚守的信念和承诺,如同古代侠士挂剑于腰,誓死捍卫自己的初心。熊女自比并非剑,却以“一诺千黄金”来强调她的誓言之重,展现出她对承诺的珍视和坚守。

接着,诗人通过“谁谓妾无言,有言出母口。谁谓妾无书,有书出父手。”这两句,描绘了熊女虽身为女子,却能通过母亲和父亲的教诲,获得智慧与知识,展现了她内在的坚韧与独立。然而,面对命运的安排,熊女选择了“未见悲益深,空房甘独守”,即使在孤独中度过余生,也愿意坚守自己的选择,体现了她对爱情与承诺的执着。

“白日一何迟,黄泉一何远。”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死的距离,进一步深化了熊女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无奈。最后,“妾岂不爱生,所恨从姑晚。卫女先我心,适齐不中返。”则揭示了熊女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并非不珍惜生命,而是遗憾未能早些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如同卫女先于她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却未能如愿以偿。

整体而言,《熊女诗》通过对熊女形象的塑造,深刻探讨了忠诚、牺牲、爱情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与抉择,以及她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坚韧。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易台待月

待月月在天,待明不待上。

月明松影来,风静流泉响。

与客谈羲文,乾坤入指掌。

山中本无尘,况有出尘想。

云崖去我近,只尺三百丈。

归欤兴未阑,月色随藜杖。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遗慕为许直赋

父死儿未生,儿生不知父。

问母父形容,十问还九误。

一念自提孩,哀哀到迟暮。

我作遗慕篇,悲歌动行路。

形式: 古风

和陶韵二首(其一)真想

壮志迈千古,尽读天下书。

北登黄金台,四顾意旷如。

献策见天子,致身在云衢。

乔木凌霄汉,落落影扶疏。

周行数万里,翱翔复萦纡。

叙迁历中外,令望长有馀。

横流须巨石,公也孙不居。

渠渠犹夏屋,建业亦多鱼。

真想和陶什,不为韵语拘。

俯仰天地间,何方不籧庐。

形式: 古风

和陶韵二首(其二)遥情

无才有积病,我负二宜休。

五十为亲养,恳乞江东游。

入爱萱草荣,出欣泉水流。

野服听沧浪,近有忘机鸥。

前时堂中人,今为山下丘。

一拜扶两仆,敢望夔龙俦。

岂不念上德,万一涓埃酬。

长揖谒廷陛,此事今有不。

近步亦藜杖,遥情抱幽忧。

柴桑有遗矩,吾当此中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