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岁童子,二十受戒。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口称贫道,有钱放债。量决十下,牒出东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贪婪、背弃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和尚形象。"上岁童子,二十受戒"表明这个人年轻时就出家为僧,接受了佛门的戒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并未坚守这些戒条。"君王不朝,父母不拜"则揭示他既不忠于国王,也不敬自己的父母,这在封建社会中是极其不孝、不忠的行为。
接着的"口称贫道,有钱放债"进一步刻画了这个和尚的贪婪本性,他虽然嘴上说着清贫,但实际上有钱时却选择放高利贷,榨取他人。最后两句"量决十下,牒出东界"可能是在描述他的某种处罚或流放,这里"量决"可能是指对他的罪行做出了判决,而"牒出东界"则意味着他被驱逐出了某个区域或界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尚的外表与内心,揭示了佛门戒律与现实行为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批评了当时社会中部分僧人的不轨行为。
不详
西凉李暠后裔,北魏李冲十世孙。贞元年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亦师亦友。在思想上,一生崇儒排佛,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
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
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
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
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
人录尚书事,家临御路傍。
凿池通渭水,避暑借明光。
印绶妻封邑,轩车子拜郎。
宠因宫掖里,势极必先亡。
十八羽林郎,戎衣侍汉王。
臂鹰金殿侧,挟弹玉舆傍。
驰道春风起,陪游出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