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羽类是游魂,哀多属曙昏。
一时亡国恨,千古向人言。
山竹已应裂,野花犹更繁。
昔曾令杜甫,再拜忆君尊。
这首诗名为《子规》,作者为宋代诗人徐照。诗中以子规(即杜鹃鸟)作为象征,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历史的沉思。"羽类是游魂,哀多属曙昏",子规的飞翔和啼鸣被比喻为游荡的灵魂,哀伤的情绪常常在黎明黄昏时分最为强烈。"一时亡国恨,千古向人言",诗人借子规的叫声传达出对过去亡国之痛的长久怀念,这种悲愤之情跨越了千年的时光。
"山竹已应裂,野花犹更繁",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凄凉与变迁,即使自然景象有所改变,人们的哀痛记忆却依然如故。最后两句"昔曾令杜甫,再拜忆君尊",诗人提及杜甫,暗示自己也如同杜甫一样,因子规的啼声而深深缅怀逝去的时光和故人,表达了对历史和亡者的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子规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不详
一字灵晖,自号山民。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著履上崔嵬,呼儿注瓦杯。
千岑经雨后,一雁带秋来。
野艇乘潮发,山园逐主开。
馀生落樵牧,开卷少尘埃。
忽看春至复春还,门外烟云没野间。
吟有好怀忘瘦苦,贫多难事坏清闲。
柳花未散色全绿,杜宇乍啼声更蛮。
闻道扫松溪雨后,梦随溪雨到岩关。
拥衾多不寐,吟思被愁分。
雪气冲帘入,鸿声带雨闻。
儿饥因废学,亲没未营坟。
何致贫如此,肝肠痛莫云。
中夕独依依,闲行未掩扉。
水边山出月,松上雨沾衣。
棹响初如近,萤光渐欲稀。
不甘尘内事,长与此心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