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寄崔谏议

半生猿鸟共山居,吟月吟风两鬓疏。

新句未尝忘教化,上才争忍不吹嘘。

全家欲去干戈后,大国中兴礼乐初。

从此升腾休说命,秪希公道数封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半生与猿鸟同在山中居住,吟咏月亮和清风,两鬓已显稀疏。
即使新写的诗句不忘教化之责,才华出众的人怎忍不自我夸耀。
全家期盼和平之后能有所作为,大国正逢中兴,礼仪音乐重新兴起。
从今以后,不再谈论命运的升沉,只希望凭借公正之道获得几封推荐信。

注释

半生:大半生。
猿鸟:比喻隐居生活。
两鬓疏:形容头发稀疏,暗示年老。
教化:教育感化。
上才:杰出人才。
吹嘘:自我夸耀。
干戈:战争。
大国中兴:国家振兴。
礼乐初:礼仪音乐开始复兴。
升腾:仕途升迁。
公道:公正的道理。
封书:推荐信或任命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士人,与猿鸟为伴,感受着月光和风的吟唱,其鬓发因年迈而稀疏。诗人表达了对新颖诗句的记忆犹新,并未忘却过往的教诲与指导。在上位者中,尽管有才华也难以抑制不向世人夸耀。全家准备离开战乱后的困境,国家开始复兴,礼仪与音乐亦随之初步恢复。

诗人提到从此以后,将会平静地叙述命运,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频繁地讨论公事和道德,仅通过数封书信来表达。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也透露着对国家复兴的期待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李昭象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思想境界,在这短短数句中展现了一个隐逸之士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味,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诗中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映射出其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深邃的哲思。

收录诗词(9)

李昭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学仙词寄顾云

记得初传九转方,碧云峰下祝虚皇。

丹砂未熟心徒切,白日难留鬓欲苍。

无路洞天寻穆满,有时人世美刘郎。

仙人恩重何由报,焚尽星坛午夜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

肯羡鱼须美,长誇鹤氅轻。

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

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献山中顾公员外

抽却朝簪著钓蓑,近来声迹转巍峨。

祥麟避网虽山野,丹凤衔书即薜萝。

乍隐文章情更逸,久闲经济术翻多。

深惭未副吹嘘力,竟困风埃争奈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喜杜荀鹤及第

深岩贫复病,榜到见君名。

贫病浑如失,山川顿觉清。

一春新酒兴,四海旧诗声。

日使能吟者,西来步步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