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甘泉坊里林影黑,吴氏舍前书榜鲜。
床座略容摩诘借,桂枝应待小山传。
兵横海内犹纷若,风到湖南还穆然。
勉效周生述孔业,赋诗吾独愧先贤。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游历甘泉坊里的景象。首句“甘泉坊里林影黑”以夜晚的暗影烘托出甘泉坊的静谧,而“吴氏舍前书榜鲜”则通过明亮的书榜展现出读书人家的儒雅气息。接着,诗人借用唐代画家王维(摩诘)和词人李清照(小山)的艺术形象,暗示自己对学问的向往和对文化的传承。
“兵横海内犹纷若”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而“风到湖南还穆然”则寄托了诗人对于宁静与和平的渴望。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像周公那样继承孔子的事业,但自谦地表示在赋诗方面难以超越先贤,流露出对古代文化巨匠的敬仰和自我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学术环境的赞美,也融入了对时局和个人志向的感慨,体现了宋诗的深沉内涵。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
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
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
非无拄杖终伤老,负此名山四十年。
渔子牧儿谈笑新,先生胜日步湖漘。
沙边忽见长身士,头上仍攲折角巾。
豺虎不能宽远俗,山川终要识诗人。
芦丛如画斜阳里,拄杖相寻无杂宾。
过尽蛮荒兴复新,漳州画戟拥诗人。
十年去国九行旅,万里逢公一欠伸。
王粲登楼还感慨,纪瞻赴召欲逡巡。
绳床相对有今日,剩醉斋中软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