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杨柳城初锁,轮蹄息去踪。
春流无旧岸,夜色失诸峰。
影动渔边火,声迟话后钟。
明朝回去雁,谁向北郊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美景以及个人遭遇的深刻感慨。
首句“杨柳城初锁”以杨柳成荫的城市为背景,暗示春意渐浓,而“轮蹄息去踪”则描绘出行人匆匆离去的情景,传递了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情。
次句“春流无旧岸,夜色失诸峰”中,“春流”指的是春天的河水,而“无旧岸”则表明时间带来的变化,连自然界也难免沧桑。随后的“夜色失诸峰”则是说夜幕降临时,山峰的轮廓已不再清晰可见,这里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第三句“影动渔边火,声迟话后钟”通过描绘水边渔火摇曳和钟声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带有几分孤寂的氛围。这两者都是时间流逝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末句“明朝回去雁,谁向北郊逢”则是说翌日将有一群大雁归飞,而诗人却无从追寻,表达了一种对远去事物的留恋和无法挽留的哀愁。这里的“北郊”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但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空间象征,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
不详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明时应不谏,天幕称仙才。
聘入关中去,人从帝侧来。
诗窗盛岛屿,檄盾照风雷。
几度陪旄节,营巡海色回。
扫庭秋漏滴,接话贵忘眠。
静夜人相语,低枝鸟暗迁。
星围南极定,月照断河连。
后会花宫子,应开石上禅。
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
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
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
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
山寒草堂暖,寂夜有良朋。
读易分高烛,煎茶取折冰。
庭垂河半角,窗露月微棱。
俱入论心地,争无俗者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