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

神龙傲幽蛰,睡美得所安。

宇宙岂不广,敛收寄深蟠。

不知九地藏,何似海滨宽。

谩作无底窦,言依小巑岏。

微流出绀地,碧玉储清寒。

乱木共苍翠,佛宫荫檀栾。

宁怀帝者家,未暇排云端。

油云有时去,雾雨森濛漫。

聊从老农戏,旱魃不可干。

客行度嵌岩,尘土疲跨鞍。

愿借壁间瓢,一饮凉肺肝。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山居生活图景。开篇“神龙傲幽蛰,睡美得所安”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诗人自身比作了神龙,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飞翔的情怀,同时也显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接着“宇宙岂不广,敛收寄深蟠”两句,则是说虽然世界宽广,但诗人宁愿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寄托心灵。

中间几句“不知九地藏,何似海滨宽。谩作无底窦,言依小巑岏”,通过对比深邃的洞穴和辽阔的海岸,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外在世界的认知。这里的“九地”可能指的是九天之下,即尘世,而“无底窦”则象征着诗人的内心深处。

“微流出绀地,碧玉储清寒”两句,描写了一股清泉从幽静的地面涌出,像碧玉一样清凉纯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澄明与宁静。紧接着“乱木共苍翠,佛宫荫檀栾”几句,则是对山中寺庙环境的一种生动描写,通过对树木和建筑的形容,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意境。

在后半部分,“宁怀帝者家,未暇排云端”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帝王家族的回忆,而“油云有时去,雾雨森濛漫”则是对自然天气变化的一种描写,这里的“油云”可能指的是厚重而缓慢移动的云朵。紧接着,“聊从老农戏,旱魃不可干”几句,则通过与老农交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事的关心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结尾“客行度嵌岩,尘土疲跨鞍。愿借壁间瓢,一饮凉肺肝”,则是诗人在旅途中穿越崎岖山路,感到疲惫不堪,渴望找到一处清泉,以便痛快地畅饮,洗涤心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同时,诗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文采,意境深远而又不乏生动,是一首融合了山水田园之美和诗人独特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鹅湖山

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

积水近天阙,有时戏沉浮。

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

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

当时江东西,海纳吞众流。

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

至今韦公碑,照耀苍崖幽。

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

重来岁月疾,俯仰五十秋。

抚事一太息,何从问马牛。

惟馀拱把木,百尺环道周。

成坏各有时,干戈今少休。

空怀三宿恋,为汝半日留。

钟声远送客,雾雨昏林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胡季昭

澹庵久死瘴江滨,依旧归来侍禁宸。

浩叹宗孙长去国,从知志士不谋身。

皇天若假令多算,圣代终无弃□□。

我时阅报痛生哀,洒泪南詹吊象台。

今日方知公有子,皇天祐善世生才。

形式: 古风

八声甘州(其三)

问浮家泛宅,自玄真、去后有谁来。

漫烟波千顷,云峰倒影,空翠成堆。

可是溪山无主,佳处且徘徊。

暮雨卷晴野,落照天开。

老去馀生江海,伴远公香火,犹有宗雷。

便何妨元亮,携酒间相陪。

寄清谈、芒鞋筇杖,更尽驱、风月入尊罍。

江村路,我歌君和,莫棹船回。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四)甲辰承诏堂知止亭初毕工,刘无言相过

寄知还倦鸟,对飞云、无心两难齐。

漫飘然欲去,悠然且止,依旧山西。

十亩荒园未遍,趁雨却锄犁。

敢忘邻翁约,有酒同携。

况是岩前新创,带小轩横绝,松桂成蹊。

试凭高东望,云海与天低。

送沧波、浮空千里,照断霞、明灭卷晴霓。

君休笑,此生心事,老更沈迷。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