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山

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

积水近天阙,有时戏沉浮。

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

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

当时江东西,海纳吞众流。

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

至今韦公碑,照耀苍崖幽。

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

重来岁月疾,俯仰五十秋。

抚事一太息,何从问马牛。

惟馀拱把木,百尺环道周。

成坏各有时,干戈今少休。

空怀三宿恋,为汝半日留。

钟声远送客,雾雨昏林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鹅王引领着鹅群,污浊世间它肯降身
积水靠近天宫,偶尔戏水沉浮间
老禅师如同天人导师,他的智慧令人敬仰
最初开启选佛的场所,他独占众峰之巅
那时江河东西流,大海接纳万物如斯
年岁晚时迁徙山脚,华美殿堂跨过龙楼
韦公碑至今仍照耀,深藏在青崖幽谷
历史遗迹记录过往,登高寻觅往事无尽
再次来访时光飞逝,俯仰之间已五十秋
面对世事感叹不已,何处寻找公正之道
只剩下环绕的树木,百尺大道围绕其周
世间万物有兴衰,如今战乱稍息
怀揣三夜的依恋,为你停留半日
钟声悠扬送别客人,雾雨笼罩山林

注释

鹅王:领队的鹅。
浊世:污浊的世界。
积水:池塘之水。
天阙:天宫。
老禅天人师:德高望重的禅师。
选佛场:佛教修行之地。
坐断:占据。
江东西:江河两岸。
海纳:包容万物。
华堂:华丽的殿堂。
龙楼:宫殿。
韦公碑:纪念韦公的石碑。
苍崖幽:青翠的悬崖。
陈迹:过去的遗迹。
冥搜:深入探寻。
岁月疾:时光飞逝。
马牛:比喻是非不明的事物。
拱把木:可以一手环抱的树。
环道:环绕的道路。
干戈:战争。
少休:暂时停止。
三宿恋:深深的依恋。
半日留:短暂停留。
钟声:寺庙的钟声。
雾雨:迷蒙的雨。
昏林丘:被雾雨笼罩的山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鹅湖山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禅师修行生活的细腻描写,表现了禅师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诗中“积水近天阙,有时戏沉浮”两句,描绘了禅师所居之地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隐喻了禅师对待生活的态度,即便随波逐流却不为外界所动。

“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两句,则显现出了禅师的高深修为和对佛法的精通,以及其在佛学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这两句话,可以感受到禅师选择宁静之地修行,不为尘世所扰的决心与毅力。

诗中还提到了“至今韦公碑”,这表明了历史的长河和时间的流转,以及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纪念。同时,“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也强调了禅师对于过往岁月的回顾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禅师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赠胡季昭

澹庵久死瘴江滨,依旧归来侍禁宸。

浩叹宗孙长去国,从知志士不谋身。

皇天若假令多算,圣代终无弃□□。

我时阅报痛生哀,洒泪南詹吊象台。

今日方知公有子,皇天祐善世生才。

形式: 古风

八声甘州(其三)

问浮家泛宅,自玄真、去后有谁来。

漫烟波千顷,云峰倒影,空翠成堆。

可是溪山无主,佳处且徘徊。

暮雨卷晴野,落照天开。

老去馀生江海,伴远公香火,犹有宗雷。

便何妨元亮,携酒间相陪。

寄清谈、芒鞋筇杖,更尽驱、风月入尊罍。

江村路,我歌君和,莫棹船回。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四)甲辰承诏堂知止亭初毕工,刘无言相过

寄知还倦鸟,对飞云、无心两难齐。

漫飘然欲去,悠然且止,依旧山西。

十亩荒园未遍,趁雨却锄犁。

敢忘邻翁约,有酒同携。

况是岩前新创,带小轩横绝,松桂成蹊。

试凭高东望,云海与天低。

送沧波、浮空千里,照断霞、明灭卷晴霓。

君休笑,此生心事,老更沈迷。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二)正月二日作是岁闰正月十四才立春

又新正过了,问东风、消息几时来。

笑春工多思,留连底事,犹未轻回。

应为瑶刀裁剪,容易惜花开。

试向湖边望,几处寒梅。

好是绿莎新径,剩安排芳意,特地重栽。

便从今追赏,莫遣暂停杯。

有千株、深红浅白,倩缓歌、急管与相催。

凭看取,暖烟细霭,先到高台。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