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函亭野步

今日幸无雨,天空出遥岑。

行行不知疲,遂至春江浔。

汲路转篱落,人家在桑阴。

平畴涨清波,陇麦如人深。

沟畎戏凫鹜,新蒲映浮沈。

我生本樵渔,对此谐初心。

风物岂不好,悲来自难任。

胡尘暗中原,四海如惊禽。

黄屋狩万里,两宫隔辰参。

龙腾鼎湖阔,月晦星河深。

宇宙有倾覆,兹游岂岖嵚。

消忧赖浊醪,太息谁能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难于函亭野外漫步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首句“今日幸无雨,天空出遥岑”开篇即点明天气晴朗,引出远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开阔的氛围。接着,“行行不知疲,遂至春江浔”表达了诗人漫步的自由与愉悦,直至来到春江边,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美景。

“汲路转篱落,人家在桑阴”描绘了乡村的田园风光,小径蜿蜒,篱笆围绕,农舍掩映在桑树的阴影中,展现出一幅和谐宁静的农村生活画卷。“平畴涨清波,陇麦如人深”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田野的广阔与麦田的丰茂,清波荡漾,麦浪起伏,生机勃勃。

“沟畎戏凫鹜,新蒲映浮沈”描绘了水边的生动场景,鸭鹅嬉戏于沟渠,新生的蒲草映衬着水面的波光,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力。“我生本樵渔,对此谐初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然而,美好的景色背后,诗人却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与悲叹:“风物岂不好,悲来自难任”。面对自然的美好,诗人内心却难以承受某种难以言说的悲伤。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痛苦。

接下来,“胡尘暗中原,四海如惊禽”描绘了战乱的背景,暗示了诗人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黄屋狩万里,两宫隔辰参”进一步揭示了政治的动荡,皇宫被远征,两宫相隔,象征着国家的分裂与混乱。“龙腾鼎湖阔,月晦星河深”以龙腾喻国家的兴衰,月晦星河深则暗示了政治的黑暗与不明。

最后,“宇宙有倾覆,兹游岂岖嵚”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宇宙可能面临颠覆,这次出游是否能安然无恙?“消忧赖浊醪,太息谁能斟”则表达了诗人借助酒来消解忧愁,但谁能为他斟满这杯酒,暗示了寻求解脱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对动荡时局的忧虑,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其一)

幽人独夜时,潮落西川根。

渡口橹声急,一江烟雨昏。

城头短长更,不寐听谯门。

趺坐数千息,焚香待朝暾。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其二)

暑退潦亦收,潇湘净如染。

时观自跳鱼,冲破青琬琰。

纤纤初弦月,不受薄云掩。

近村应渐寒,已有鸦数点。

形式: 古风 押[俭]韵

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其三)

人生几聪明,日夜隙驹骤。

才经花信风,又过麦秋候。

吾非金石坚,与世相邂逅。

胡为闻钟鸣,更历路傍堠。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其四)

家山在何许,渺渺彭蠡东。

人来数月程,衣敝补道中。

昨宵青灯花,似坠钗头虫。

儿饥女沈绵,岁晚书未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