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人独夜时,潮落西川根。
渡口橹声急,一江烟雨昏。
城头短长更,不寐听谯门。
趺坐数千息,焚香待朝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诗人独自一人,身处幽静之地,周围环境寂静,只有潮水退去的声音和远处渡口急促的橹声相伴。江面上烟雨弥漫,一片昏暗,城头传来短促和悠长的更鼓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让诗人难以入眠。在这样的夜晚,诗人选择趺坐,静心冥想,通过焚香来等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展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人的情感与外界环境相融合,表现出对时间、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门掩候虫秋”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等待,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不详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暑退潦亦收,潇湘净如染。
时观自跳鱼,冲破青琬琰。
纤纤初弦月,不受薄云掩。
近村应渐寒,已有鸦数点。
人生几聪明,日夜隙驹骤。
才经花信风,又过麦秋候。
吾非金石坚,与世相邂逅。
胡为闻钟鸣,更历路傍堠。
家山在何许,渺渺彭蠡东。
人来数月程,衣敝补道中。
昨宵青灯花,似坠钗头虫。
儿饥女沈绵,岁晚书未通。
人言间阔者,一日如三秋。
孤臣昔放逐,七见天星周。
早污高门地,姓名记前旒。
如何天鸡星,不照湘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