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其三)

人生几聪明,日夜隙驹骤。

才经花信风,又过麦秋候。

吾非金石坚,与世相邂逅。

胡为闻钟鸣,更历路傍堠。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创作的《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中的第三首。通过“人生几聪明,日夜隙驹骤”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将人生比作匆匆而过的骏马,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接下来,“才经花信风,又过麦秋候”描绘了季节变换的自然景象,暗喻人生的阶段不断更迭,岁月不待人。

“吾非金石坚,与世相邂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脆弱性的认识,以及与世界的偶然相遇,强调了个体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感。最后,“胡为闻钟鸣,更历路傍堠”通过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和经过路边的堠(古代计里程的标志),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时间的价值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的敏感感知。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其四)

家山在何许,渺渺彭蠡东。

人来数月程,衣敝补道中。

昨宵青灯花,似坠钗头虫。

儿饥女沈绵,岁晚书未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其五)

人言间阔者,一日如三秋。

孤臣昔放逐,七见天星周。

早污高门地,姓名记前旒。

如何天鸡星,不照湘南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汴中放船归阳羡

流澌欲作环佩鸣,枯木未肯回春声。

舟人坐恐雪为祟,娇鸦又舞天边城。

天公知我不足厄,乞与十日霜风晴。

遥遥烟堤护玉镜,滉滉云海浮金钲。

揽衣坐数踵间息,窥见宇宙无馀情。

灯花也似调儿女,咄咄笑我长宵征。

我生底处不堪著,未归且杂吴儿耕。

纵无邻翁饮子美,会有稚子迎渊明。

仙山况闻连洞壑,饵朮或可求长生。

闲中日月吾所有,此外付之人重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毗陵太守刘君受代东归

往年我作新安民,人人能说刘使君。

使君本一儒者耳,数十年来嗟未闻。

我时屈指今州县,似此贤侯当识面。

那知漂泊千里馀,画戟清香日陪宴。

使君何以人不如,胸中正有万卷书。

清真简淡乃天性,文章政事犹其馀。

向来天子留君住,重与毗陵三万户。

谁教一曲渭城歌,忽作梨花枝上雨。

宦游南北安得同,抚循凋郡还须公。

人生五马亦不恶,与民处处为春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