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雨景图。开篇“七十老翁飞逸兴”,以老翁之态,展现其精神之飞扬,不拘于年龄,充满活力与激情。接着“健笔得要无争多”,赞其文笔精炼,不求繁复,直击要害。
“溪烟山霭纷勃郁,雨意立待将滂沱”两句,通过烟雾缭绕的溪流和山峦,以及即将倾盆而下的雨势,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自然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
“町边农父早罢戽,舟上渔子间披蓑”描绘了农夫结束劳作,渔人准备出航的情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当时快意抚左纸,搆景古研磨大陀”表现了诗人创作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通过“搆景”、“古研磨大陀”等细节,展现了其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投入与专注。
“遂教曲尽欲雨妙,润溽触手难为摩”进一步描绘了雨前的微妙变化,以及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敏锐感知。通过“润溽”、“触手”等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感受。
“国子博士题贉首,小篆四字成擘窠”提到国子博士在画卷上的题字,使用小篆字体,既体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也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懒瓒乃别出手眼,卷后横议推鸥波”赞扬懒瓒(可能是指画家或题字者)的独特视角和高超技艺,通过“卷后横议推鸥波”的比喻,展现了其作品的深远意境和动态之美。
“英雄欺世故应尔,要己心罄讵有他”表达了对艺术家独特才华和内心世界的肯定,认为真正的艺术家能够超越世俗,表达真我。
“富春大岭石渠宝,天然作配非旁罗”赞美富春山的壮丽景色,将其比作珍贵的宝藏,强调自然景观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天然联系。
“气求声应有定理,吾因遐想硕人薖”总结道,艺术创作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有着内在的规律,诗人由此引发了对伟大艺术家的深思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艺术家创作过程的展现以及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