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徙倚檐宇下,思量去住情。
暗萤穿竹见,斜雨隔窗声。
就枕回转数,闻鸡撩乱惊。
一家同草草,排比送君行。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徙倚檐宇下,思量去住情"一句,说明诗人正处于室内,心中却在思考往事与留恋之情。"暗萤穿竹见,斜雨隔窗声"两句,则是通过昆虫的光亮和细雨的声音来营造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哀伤的情境。
接着的"就枕回转数,闻鸡撩乱惊"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因鸡鸣声响起而被惊醒,心绪紊乱。最后一句 "一家同草草,排比送君行"则是表现了一种亲朋好友共同为离别者送行的情景,其中“一家”和“排比”两词使用得当,描绘出一种整齐有序的送别场面。
诗中运用了多个意象,如暗萤、斜雨、昏鸡等,将内心情感与外界自然景物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通过这些细节,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已怆朋交别,复怀儿女情。
相兄亦相旧,同病又同声。
白发年年剩,秋蓬处处惊。
不堪身渐老,频送异乡行。
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
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
遇适尤兼恨,闻书喜复惊。
唯应遥料得,知我伴君行。
暮欲歌吹乐,暗冲泥水情。
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
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
七过褒城驿,回回各为情。
八年身世梦,一种水风声。
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
更悲西塞别,终夜绕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