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行十首(其七)

七过褒城驿,回回各为情。

八年身世梦,一种水风声。

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

更悲西塞别,终夜绕池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七次经过褒城驿站,每次都有不同的心情。
八年的光阴如梦,到处是同样的水波声和风声。
寻找着曾经留下的诗篇,感叹时光匆匆令人惊异。
更伤感的是与西塞的离别,整夜在池边徘徊。

注释

七过:七次经过。
褒城驿:地名,此处指一个驿站。
回回:每次。
情:心情、情感。
八年:八年的时光。
身世梦:比喻自己一生的经历如同梦境。
一种:同样的。
水风声:水流和风的声音,代表自然环境。
寻觅:寻找。
诗章:诗篇,文学作品。
思量:思考,回味。
岁月惊:对流逝的时光感到惊讶或感慨。
更悲:更加悲伤。
西塞别:与西塞的离别,西塞可能指代一个地点或人名。
终夜:整夜。
绕池行:围绕着池塘行走,表达忧思之情。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别离之情的诗作,作者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七过褒城驿”直接设定了一种旅行中的场景,通过反复经过某个地点来强化一种情绪的积累,而“回回各为情”则点明了这种情绪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接着,“八年身世梦,一种水风声”更深化了这种情感,时间流逝和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让人感到一种无力感。这里的“八年”可能暗示了一段长久的岁月,而“身世梦”则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概括,通过“水风声”的自然景象来衬托出这种无常和淡漠。

第三句“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表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渴望,同时也是对时间流逝速度的惊叹。在这里,“寻觅”是探索和追求的意思,而“诗章”则代表着一种文化的载体或情感的寄托。

最后两句“更悲西塞别,终夜绕池行”则更加深沉地表达了离别之痛。其中,“西塞”指的是边塞,意味着遥远和隔绝;“终夜绕池行”则是在夜晚漫无目的地在池塘周围徘徊,展示了一种无法排遣的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于友情的一种缅怀,也是一种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哀叹。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遣行十首(其八)

褒县驿前境,曲江池上情。

南堤衰柳意,西寺晚钟声。

云水兴方远,风波心已惊。

可怜皆老大,不得自由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遣行十首(其九)

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

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

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

每逢危栈处,须作贯鱼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遣行十首(其十)

闻道阴平郡,翛然古戍情。

桥兼麋鹿蹋,山应鼓鼙声。

羌妇梳头紧,蕃牛护尾惊。

怜君闲闷极,只傍白江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遣春三首(其一)

杨公三不惑,我惑两般全。

逢酒判身病,拈花尽意怜。

水生低岸没,梅蹙小珠连。

千万红颜辈,须惊又一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